字好书
和黄龙清老三首

《和黄龙清老三首》

时间: 2025-04-30 18:57:53

诗句

骑驴觅驴真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各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7:53

原文展示:

骑驴觅驴真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各自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骑着驴子寻找驴子的人真是可笑;用马来比喻马的人也同样是痴迷。一个明亮的月夜,这样的景色到底是为谁好呢?两个年长者的风流韵事,各自心知肚明。

注释:

  • 骑驴:骑着驴子,形容人们在寻找与自己相同的事物或人。
  • 觅驴:寻找驴子,指人们执着于某种事物。
  • 以马喻马:用马来比喻马,形容人们用同类事物来进行比较。
  • 一天月色:形容夜晚的月色,暗指美好而又无处不在的景象。
  • 二老风流:指两位年长者的风雅情趣,暗指他们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北宋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时值他被贬黄州期间。诗中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幽默和讽刺的方式,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自我认同和价值的时候,常常陷入自我迷失的境地。前两句通过骑驴寻找驴的比喻,讽刺了那些过于执着于某种事物或状态的人。苏轼用“马”与“驴”作为象征,揭示了人们在理解和追求事物时的盲目和愚蠢。

后两句则转向对美好事物的思考。在月色如水的夜晚,苏轼提出了“为谁好”的问题,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提到“二老风流”,则让人联想到他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显示出苏轼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骑驴觅驴真可笑”:讽刺那些在外界寻找自我的人,表面上看似寻找,实则迷失。
    • “以马喻马亦成痴”:强调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的无意义,反映出人们的痴迷与盲目。
    • “一天月色为谁好”:提出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思考美好事物的意义。
    • “二老风流各自知”:暗示两位年长者的个性与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自身选择的理解。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骑驴”和“以马喻马”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使得诗歌具有韵律感。
    • 反问:通过“为谁好”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加了诗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质疑人们在追求自我认同时的盲目与迷失,同时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平凡和庸碌,反映出人们在追求过程中的荒谬。
  • :代表着高贵与追求,暗指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 月色:象征着美好、宁静的事物,引发人对生活的思考。
  • 二老:代表老年人的智慧与风流,体现出对生活态度的自我认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人生的反思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爱情的渴望
  2. “骑驴觅驴”比喻什么?

    • A. 自我寻找
    • B. 追求爱情
    • C. 生活的迷茫
  3. 诗中提到的“二老风流”指的是:

    • A. 两位年轻人
    • B. 两位年长者
    • C. 两位朋友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苏轼的《和黄龙清老三首》更为内省,李白则更显豪放。两者都描绘了月色之美,但情感基调各具特色:李白的孤独与豪情,苏轼的反思与幽默,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龟溪市桥见月 赓庚使和毛君玉送墨梅韵 高园 高园 感春 奉和龟翁送别 风雨 分韵春字 分赋杨花 飞玉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十全大补 勃谿相向 待贾而沽 王字旁的字 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欢的成语 聿字旁的字 背水为阵 包含苕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截趾适屦 不得其所 杏园芳 过云雨 鼎字旁的字 包含灌的成语 允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