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6:07
春水载侬舟,问闲愁几斛,称量应晓。
蓦见远山青,斜阳外,犹似妆楼才扫。
出门长记,眉心皱比眉弯小。
作达偏为潇洒语,伫看牛腰诗草。
眼前寒食清明,道思家作客,将焉过了。
送汝短长亭,长亭外,依旧梦魂难到。
烟波浩渺。愁人同调寻孤悄。
点点梨花春雨滴,垂泪替伊多少。
春水载着我的小舟,问你心中闲愁有多少,称量也应该明白。
忽然看到远处青山,斜阳照射下,仿佛刚打理过的妆楼。
出门时常记起,眉心的皱纹比弯眉还要小。
写作时偏偏要为潇洒而作,静静地看着牛腰旁的诗草。
眼前是寒食和清明,思念家庭,作为客人又要如何度过?
送你到短长亭,亭外依旧是梦魂难以抵达。
烟波浩渺,愁人同调,寻找孤寂的安宁。
点点梨花春雨滴,替她流下多少眼泪。
陈衍,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而著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南浦》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传统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寄托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南浦》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幽远的诗作。诗中通过“春水”、“远山”、“斜阳”等自然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同时暗藏着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念。开头的“春水载侬舟”即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水面波光粼粼,舟行其中,显得悠然自得。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闲愁几斛”则揭示了内心的苦闷,似乎在问自己又有多少愁苦在心中徘徊。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显露,尤其是提到“寒食清明”,这两个节日不仅是祭祖的时刻,也象征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送汝短长亭”是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惜别之情,但“长亭外,依旧梦魂难到”又表明了离别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以小见大,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两个传统节日是:
A. 中秋节与端午节
B. 寒食节与清明节
C. 春节与元宵节
“春水载侬舟”的含义是:
A. 春天的水载着小舟,象征着轻松的生活
B. 春水载着忧愁的小舟,代表着悲伤
C. 春水与小舟无关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主要通过哪一句体现?
A. 送汝短长亭
B. 点点梨花春雨滴
C. 眼前寒食清明
答案:
与同样描绘春天和思乡的杜甫《春望》相比,陈衍的《南浦》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历史与社会的变迁,表现出更加沉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