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四望岗

《四望岗》

时间: 2025-05-03 17:35:21

诗句

溪风十里洒寒衣,把酒寻源上翠微。

废院墨留僧去偈,断崖松偃客来扉。

孤村牧角吹残霭,野店寒春警夕晖。

醉下荒台仙不见,一声孤鹤隔山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21

原文展示:

溪风十里洒寒衣,把酒寻源上翠微。
废院墨留僧去偈,断崖松偃客来扉。
孤村牧角吹残霭,野店寒春警夕晖。
醉下荒台仙不见,一声孤鹤隔山归。

白话文翻译:

溪水旁的微风轻轻拂过,寒衣随风飘散,带着酒意我沿着水源向翠微山进发。
废弃的院落里墨迹依然,僧人留下了他的偈语,断崖之上的松树低伏,仿佛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孤独的村庄里,牧羊的号角声在薄雾中响起,乡间的小店里,寒冷的春天提醒着夕阳的余晖。
醉意朦胧地走下荒凉的台地,仙人似乎不见,一声孤鹤在山的另一边归去。

注释:

  • 溪风:溪水旁的风。
  • 洒寒衣:寒衣随风飘洒,形容天气寒冷。
  • 寻源:寻找水源,这里寓意追寻诗意和灵感。
  • 翠微:翠绿的山峦。
  • 废院:废弃的院落。
  • 墨留僧去偈:墨迹留存,僧人留下的诗句。
  • 断崖松偃:悬崖边的松树低伏。
  • 孤村牧角:孤村中牧羊的号角声。
  • 夕晖:夕阳的余晖。
  • 荒台:荒凉的台地。
  • 孤鹤:孤独的白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成宪(约公元1510年-约公元1580年),字思诚,号退庵,明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尤其擅长山水诗。

创作背景:

《四望岗》创作于李成宪的隐居生涯,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孤独的情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四望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情感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孤独。开头的“溪风十里洒寒衣”,描绘了寒冷的秋风拂过溪水的情景,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下来的“把酒寻源上翠微”,则通过饮酒寻源的方式,隐含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废院墨留僧去偈”一句,展现了一个废弃院子的静谧与诗意,墨迹的存在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僧人智慧的传承。此句不仅描绘了空间的变化,亦反映了时间的无情。紧接着的“断崖松偃客来扉”则将松树的形态与人来访的情境结合,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最后一句“一声孤鹤隔山归”,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给人以深思。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在探讨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对喧嚣尘世的逃避,体现了“隐逸”这一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风十里洒寒衣”:描绘清冷的溪风,营造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寒冷。
  2. “把酒寻源上翠微”:表达诗人借酒寻幽,向往翠绿山峦的情怀。
  3. “废院墨留僧去偈”:体现废弃院落的静谧与文化传承。
  4. “断崖松偃客来扉”:松树的姿态与客人来访的情境,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5. “孤村牧角吹残霭”:孤独的村庄与乡间牧羊声的结合,突显乡村的宁静。
  6. “野店寒春警夕晖”:寒冷的春天与夕阳交织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7. “醉下荒台仙不见”:醉意朦胧,寻找仙人却不见,反映了追寻的无果。
  8. “一声孤鹤隔山归”:孤鹤的归去,象征着孤独与远离尘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春警夕晖”,春天的寒冷和夕阳的余晖相互映衬。
  • 拟人:如“松偃”,将松树拟人化,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特点,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溪风: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2. 寒衣:隐喻时节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3. :象征文化的积淀与智慧的传承。
  4. 孤村:代表了孤独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5. 孤鹤:象征孤独与追寻,亦是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废院”意指: A. 新建的院落
    B. 废弃的院落
    C. 热闹的院落
    D. 学校的院落

  2. “溪风十里洒寒衣”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A. 温暖的怀旧
    B. 冷清的孤独
    C. 激情的喜悦
    D. 忧伤的别离

  3. 诗中提到的“孤鹤”象征着: A. 快乐的生活
    B. 对世俗的逃避
    C. 友谊的珍贵
    D. 丰收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李成宪的《四望岗》与王维的《鹿柴》,二者都描绘了自然与孤独的主题。王维的诗通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展现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李成宪则通过“孤鹤隔山归”传达了对孤独与理想的追寻。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人文情怀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选》
  • 《李成宪诗文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 其四 菩萨蛮 和如庵 其一 寄当涂王守叔坚 闻德远与曾裘甫黎师侯会饮范周士所 其三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 临江仙 吴城阻风 吴伯承生孙交游共为之喜凡七人分韵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某得啼定字 其一 眼儿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包含千的成语 镜破钗分 几字旁的字 至戒 包含璇的词语有哪些 花枝招展 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泻盆 子孝父慈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所伤 朱唇粉面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软钉子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