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2:40
青玉案·景阳井
作者:陈尔士 〔清代〕
琼枝璧月江南碎。
剩一片,深深地。
并坐黄鹂谁唤起。
柳丝风乱,石阑霜重,
结绮春烟里。
销沉不见遗簪珥,
玉溪句梧桐又枯死。
只有年年双燕子,
夕阳红外,
絮催东下,
几点胭脂水。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的春景,月光如玉般照耀着琼枝,仿佛破碎的美好只剩下一片孤独。坐在这里,谁能唤醒那黄鹂的歌唱呢?柳丝在风中摇曳,石栏上凝结着霜重,春烟中缠绕着层层的绮丽。往日的繁华已消逝,遗落的簪子耳饰不见,玉溪旁的梧桐树又枯死了。唯有年复一年,双燕在夕阳外飞翔,春絮随风飘落,仿佛是几滴胭脂水洒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尔士,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著称。他的诗词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青玉案·景阳井》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写,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繁华的缅怀。
《青玉案·景阳井》以江南春景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首句“琼枝璧月江南碎”,便以瑰丽的意象引人入胜,月光洒在江南的美丽景致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打碎了,充满了遗憾和孤独感。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黄鹂的鸣叫,柳丝的摇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又暗示着这种美好是短暂的,似乎在暗淡的光影中,只有孤独的回忆在静静流淌。
整首词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过往繁华的消逝。“销沉不见遗簪珥”,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已然远去,只剩下年年归来的双燕,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的延续。
最后两句“几点胭脂水”,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柔情,仿佛几滴胭脂水洒落,留下的是对春天的依恋和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传达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琼枝璧月”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春天的花木
B. 美丽的月光
C. 江南的山水
D. 以上都是
“黄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失落的繁华
C. 春天的希望
D. 以上都有
诗中提到的“几滴胭脂水”隐喻了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生命的短暂
C. 春天的柔情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