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新月

《鹧鸪天 新月》

时间: 2025-04-27 11:50:36

诗句

一线清光透素帷。

晶奁烟影未全披。

斜临寒浦游鱼避,转到天中旅雁悲。

人寂寞,梦参差。

巧寻绣阁斗蛾眉。

花阴一角无人见,罗袖深深敛拜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36

诗词名称: 鹧鸪天 新月

作者: 陈尔士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线清光透素帷。
晶奁烟影未全披。
斜临寒浦游鱼避,
转到天中旅雁悲。
人寂寞,梦参差。
巧寻绣阁斗蛾眉。
花阴一角无人见,
罗袖深深敛拜时。

白话文翻译:

一缕清亮的月光透过轻薄的帷幕,
映照在晶莹的妆台上,烟雾般的影子尚未完全显现。
斜倚在寒冷的水边,鱼儿害怕而躲避,
不料却转眼间飞到天上,旅雁发出悲鸣。
人是如此寂寞,梦中景象参差不齐。
巧妙地在绣阁中寻找,试图与蛾眉争艳。
花影的一个角落无人能够看见,
罗袖深深地掩藏着,恭敬地等待着拜访的时机。

注释:

  • 清光:清亮的月光。
  • 素帷:轻薄的帷幕。
  • 晶奁:指妆台,形容其光亮如晶。
  • 寒浦:寒冷的水边,表现出孤寂的环境。
  • 游鱼避:游动的鱼儿感到惊恐而躲避。
  • 旅雁:指在天中迁徙的雁群。
  • 梦参差:做梦时的情景模糊不清。
  • 巧寻绣阁:在绣阁中巧妙地寻找。
  • 斗蛾眉:形容女子的美丽,像蛾眉一样。
  • 花阴:花影,指树荫下的花影。
  • 罗袖:轻薄的衣袖,象征女子的柔美与矜持。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其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月光、孤寂以及美的追求,展现了清代诗人的细腻情感与审美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尔士,清代诗人,字仲明,号梦阮,生于晚清时期。其诗风婉约细腻,往往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对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鹧鸪天 新月》创作于陈尔士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经历中,反映了他对孤独和思念的感受。清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助月光等意象表达内心的惆怅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月光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人以“清光透素帷”展现出夜的静谧,同时也暗含了对女性柔美的赞美。接下来的“晶奁烟影未全披”,则进一步描绘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与外貌之美,具有一种朦胧而含蓄的美感。

“斜临寒浦游鱼避,转到天中旅雁悲”,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界,描绘了游鱼与雁群的情景,体现出孤独与无奈。这里,鱼与雁的象征意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寻与逃避,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后半部分“人寂寞,梦参差”触及到人的孤独与梦境的模糊,表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几句通过“巧寻绣阁斗蛾眉”与“罗袖深深敛拜时”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含蓄,既有对美的赞美,又透出一种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精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美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线清光透素帷:月光清亮,透过轻薄的帷幕,象征着夜的宁静与美。
  2. 晶奁烟影未全披:妆台上影子未完全显现,暗示女性的娇羞与内敛。
  3. 斜临寒浦游鱼避:水边的鱼因寒冷而躲避,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孤寂。
  4. 转到天中旅雁悲:雁群在空中哀鸣,传达出一种流离的情感。
  5. 人寂寞,梦参差:人在孤独中,梦境模糊,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
  6. 巧寻绣阁斗蛾眉:巧妙寻觅美丽的女子,暗含对美的追求。
  7. 花阴一角无人见:花影下的孤独,象征着内心的寂寞。
  8. 罗袖深深敛拜时:轻薄的衣袖掩藏着期待,表达了矜持与羞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清亮的光线,增强了意境。
  • 拟人:游鱼与旅雁被赋予感情,增加了画面感。
  • 对仗:如“游鱼避”和“旅雁悲”,形成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清丽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与对美的追求,体现了人对情感与生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光:象征纯净与宁静。
  • 游鱼:象征自由与逃避。
  • 旅雁:象征孤独与流浪。
  • 绣阁:象征女性的美与内心的世界。
  • 花阴:象征隐秘与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光透素帷”中的“清光”指的是? A. 太阳光
    B. 月光
    C. 星光
    D. 灯光

  2. 诗中“游鱼避”与“旅雁悲”分别象征什么? A. 快乐与幸福
    B. 自由与孤独
    C. 美丽与丑陋
    D. 生活与死亡

  3. 诗中“罗袖深深敛拜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信
    B. 羞怯与期待
    C. 喜悦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晏殊的《蝶恋花》

诗词对比:

李清照与陈尔士的诗作都表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对女性美的赞美,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反映了对失去的追忆与思念,而陈尔士则更注重于孤独与内心的哲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尔士研究与评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波媚 秋波媚 秋波媚 所见 秋波媚 芙蓉 秋波媚 夜坐 秋波媚 忆维章夫子 秋波媚 夏夜 秋波媚 忆闷令 忆闷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倚马长才 疲瘠 薪贵于桂 聊落 十八般兵器 艮字旁的字 船舶 问柳寻花 包含忡的词语有哪些 元配 足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亵慢 包含础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先苦后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