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27
宝安清明
作者: 李成宪 〔明代〕
江边荒草自清明,
久客思归计不成。
丘陇十年无孝子,
兵戈万死有孤生。
身当病后哀歌短,
家自亡来骨肉轻。
未论故园豺虎窟,
穷途魑魅尚纵横。
全诗翻译:
江边的荒草在清明时节显得格外凄凉,
我在外漂泊多年,思乡之情却无从实现。
十年来,乡间的丘陵上再也没有孝顺的儿子,
战乱中无数人死去,留下的只是孤零零的生命。
我身患重病,悲伤的歌声变得短促,
自家亡故后,亲人也变得无足轻重。
更不用提故乡那如豺狼虎豹般的险恶环境,
在我穷困潦倒之时,妖邪鬼魅依旧横行无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成宪,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悲凉的诗风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而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了战乱与动荡带来的苦痛。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因长期在外而思乡,感慨家国的沦落与亲情的淡薄,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宝安清明》是一首充满凄凉与哀伤的诗作。诗人以“江边荒草自清明”开篇,勾勒出一个荒凉的清明节场景,既是对传统祭祖习俗的反思,也是对自己身处的孤独与无奈的深刻感受。接着,诗人提到“久客思归计不成”,将个人的漂泊与对故土的渴望结合,表现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乡村的惨状,“丘陇十年无孝子”,让人感受到战乱带来的家庭破裂与人心冷漠。对于“兵戈万死有孤生”的描写,更显现出战乱中人们的孤独与无助,生死无常让人痛心不已。随后,诗人直面病痛和亲人离世的现实,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最终,诗人以“未论故园豺虎窟”揭示出故乡的险恶环境,展现出在绝望中对未来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深刻,意象鲜明,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人性冷漠的深刻思考,堪称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反映出在战争与病痛交织下的人生无常,抒发了对人性冷漠及家庭伦理崩溃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久客思归计不成”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乡
C. 愤怒
“丘陇十年无孝子”意指:
A. 家庭和睦
B. 孝顺的儿女稀少
C. 乡村繁荣
诗中提到的“豺虎窟”象征什么?
A. 美好家园
B. 安全的避风港
C. 危险的环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