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0:49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
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
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
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
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
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
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
在山丘中有一个士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的面容不忧愁,气色常常和缓。
他每次选择偏僻的地方居住,不踏上繁忙的道路行走。
他的举动没有遗憾,世间万物与他无争。
虽然肚子里没有美味的食物,身上也只穿着粗布衣服。
他一年四季都忍受着饥饿,却从不发出叹息声。
岂是他热爱贫穷与卑贱,而是他深知世俗的情感。
不要过于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像那鸾鹤在幽暗的天际自得其乐。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注民生的创作而闻名。其作品多涉及社会问题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反省之时。诗中反映了他对贫困生活的理解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也展现了他对传统士人理想的追求。
《丘中有一士》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生态度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士人的生活状态,他不为世俗的繁荣而动心,宁愿选择清贫的生活。在这位士人身上,白居易展现了对贫贱的超然态度和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士人的面色和气,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抱怨,说明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接受。诗中提到,他的衣食简单,却能心安理得,反映出他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表现出士人生活的简单与纯粹,强调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与对内心平和的向往。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邃思考,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应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士人选择居住的地方是:
A. 繁华的街道
B. 偏僻的山丘
C. 市中心
D. 富贵人家
诗中提到“藜藿”是指:
A. 美味的食物
B. 野菜
C. 珍贵的食材
D. 精致的糕点
诗中士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抱怨
B. 无所谓
C. 愉悦
D. 平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