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师年八十三)

《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师年八十三)》

时间: 2025-05-06 19:09:45

诗句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

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

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9:45

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师年八十三)

原文展示

百千万劫菩提种,
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
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
清净无尘几地心。
每岁八关蒙九授,
殷勤一戒重千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年长僧人的敬仰与感恩。诗人提到经过无数劫难才能成就的菩提种子,象征着修行的艰辛。年过八十三的僧人积累了深厚的功德,诗人感叹如果不持守苦行,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接着,诗中提到僧人以慈悲为怀,眼观天地,心境清净无染,显示出其高尚的品德。每年举行的八关斋戒,给予了他九次的启示,戒律的珍贵如同千金,表达了对戒律的重视和敬仰。

注释

  • 菩提:指觉悟、智慧的象征,通常用于佛教中。
  • :佛教用语,表示漫长的时间。
  • 功德林:功德的树林,象征着修行所获得的成果和积累。
  • 秉持:持有、坚持。
  • 慈悲:佛教中重要的品质,指对众生的怜悯与关怀。
  • 八关:指八关斋戒,是佛教中一种戒律。
  • 九授:通常指授予的教义或知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题材广泛,涵盖了社会、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白居易在晚年寄情于山水,尤其对佛教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写下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诗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赠送给一位年长的僧人时所作,表现了他对僧人修行的尊重与敬仰。诗中所提到的八十三年,反映了僧人漫长而艰辛的修行岁月,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理解和信仰。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赠僧五首》不仅是对一位僧人长年修行的赞美,也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百千万劫菩提种”开头,立刻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漫长的时间与空间之中,展现了修行的不易与珍贵。这里的“菩提种”象征着智慧的种子,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苦行,才能够萌芽。

接下来的“八十三年功德林”,则强调了这位僧人修行所积累的深厚德行。白居易用“功德林”这一意象,传达了对僧人心灵世界的赞赏,体现了修行的丰硕成果。诗人表达了如果不持守僧行的苦行,如何能够报答佛的恩德,展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慈悲不瞬诸天眼”,则是对僧人心怀慈悲的高度赞美,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最后以“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收尾,强调了戒律的重要性和珍贵,说明修行不仅需要内心的坚持,还需要外在的规范和约束。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的描绘,展现了佛教的慈悲与智慧,表达了对修行者的崇高敬意和深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千万劫菩提种:经历了无数个劫难,才有了觉悟的种子,强调修行的艰辛。
  2. 八十三年功德林:八十三年的修行,积累了厚重的功德,体现了时间的沉淀。
  3. 若不秉持僧行苦:如果不坚持修行的艰辛,如何能报答深厚的佛恩。
  4. 将何报答佛恩深:表达对佛恩的感激,体现了佛教的因果观念。
  5. 慈悲不瞬诸天眼:慈悲的心如同天上的眼睛,永远关注众生,展现了僧人的德行。
  6. 清净无尘几地心:心灵清净无染,显示了修行者的内心宁静。
  7. 每岁八关蒙九授:每年进行八关斋戒,接受九次教义的授予,表明修行的规律。
  8. 殷勤一戒重千金:对戒律的重视,说明其价值如同千金,强调戒律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行与行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如“功德林”比喻修行的成果,形象生动。
  • 夸张:通过“百千万劫”夸大了修行的艰难,强调了修行的价值。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一位年长僧人的修行与德行。同时,诗中传达出对佛教的理解与信仰,强调了修行的艰辛与戒律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菩提:象征智慧与觉悟。
  • 功德林:象征修行所积累的善行与德行。
  • 慈悲:表现出对众生的宽容与怜悯。
  • 戒律:象征修行的规范与约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八十三年”是指什么?

    • A. 僧人的年纪
    • B. 修行的时间
    • C. 修行的次数
    • D. 以上都不是
  2. “慈悲不瞬诸天眼”中“慈悲”指的是什么?

    • A. 对自己
    • B. 对众生
    • C. 对佛
    • D. 对自然
  3. “每岁八关蒙九授”中的“八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节日
    • B. 一种戒律
    • C. 一种习俗
    • D. 一种修行方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题临安邸》(林升):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 《月下独酌》(李白):探讨了孤独与自我反思,与本诗在修行与内心宁静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浣溪沙 秋夕夜起纳凉和云史 浣溪沙 其二 和梦窗 浣溪沙 酒罢,偕天闵踏月閒话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送连景昭归三山) 浣溪沙 浣溪沙平韵十四部 其一 浣溪沙 落梅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烦 分金掰两 弓字旁的字 千辛百苦 手字旁的字 旧物青毡 计无所出 包含捣的成语 尿检 纤妙 戈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呼吸 包含吞的成语 君子不究既往 璧坐玑驰 包含感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