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21
谁道村郊野味侵,柴扉竹榻草花清。
行行且止成佳梦,不减崔张惊梦身。
谁说乡村的野味会使人感到厌倦呢?
柴门、竹榻上,草花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在路上走走停停,便成了美好的梦境,
这梦的美好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崔、张二位的惊梦。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宋代诗人。杨万里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清新的诗风著称,尤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诗作见长。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诗人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乡村生活中的悠然自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美好。首句“谁道村郊野味侵”反问的语气,打破了传统对乡村的偏见,强调了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接着,诗人通过“柴扉竹榻草花清”将乡村的自然景色与生活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竹榻和草花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与自然的和谐。
在“行行且止成佳梦”中,诗人表达了在乡村漫步时的那种随意与自在,仿佛每一次停留都是进入美好梦境的契机。最后一句“不减崔张惊梦身”则借用崔护和张继的诗意,强调这种梦境的美好丝毫不逊色于古人的诗作,展现了自身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田园情怀,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也反映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诗人追求简单、宁静生活的理想,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柴扉”是指什么?
诗人认为乡村生活的特点是什么?
“行行且止成佳梦”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