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罗溪李店二首

《题罗溪李店二首》

时间: 2025-04-26 06:33:21

诗句

谁道村郊野味侵,柴扉竹榻草花清。

行行且止成佳梦,不减崔张惊梦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21

原文展示:

谁道村郊野味侵,柴扉竹榻草花清。
行行且止成佳梦,不减崔张惊梦身。

白话文翻译:

谁说乡村的野味会使人感到厌倦呢?
柴门、竹榻上,草花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在路上走走停停,便成了美好的梦境,
这梦的美好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崔、张二位的惊梦。

注释:

  • 村郊:指乡村的边缘地带。
  • 野味:这里指自然的风味、乡村的气息。
  • 柴扉:用柴木做的门。
  • 竹榻:用竹子做的卧榻或椅子。
  • 草花:指野草和野花,象征自然的原始美。
  • 行行且止:行走中时而停下,表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崔张:指古代诗人崔护和张继,他们的诗作中常有美梦的描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宋代诗人。杨万里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清新的诗风著称,尤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诗作见长。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诗人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乡村生活中的悠然自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美好。首句“谁道村郊野味侵”反问的语气,打破了传统对乡村的偏见,强调了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接着,诗人通过“柴扉竹榻草花清”将乡村的自然景色与生活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竹榻和草花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与自然的和谐。

在“行行且止成佳梦”中,诗人表达了在乡村漫步时的那种随意与自在,仿佛每一次停留都是进入美好梦境的契机。最后一句“不减崔张惊梦身”则借用崔护和张继的诗意,强调这种梦境的美好丝毫不逊色于古人的诗作,展现了自身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田园情怀,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也反映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道村郊野味侵:质疑他人对乡村厌倦的看法,暗示乡村的独特魅力。
  2. 柴扉竹榻草花清:描述乡村的宁静景致,展现自然的美好。
  3. 行行且止成佳梦:表达在乡村漫步时的自在与享受,停留即是梦境。
  4. 不减崔张惊梦身:借古人之名,强调这种梦境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乡村生活比作美梦,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柴扉竹榻”,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反问:通过“谁道”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诗人追求简单、宁静生活的理想,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村郊:代表自然与乡土,象征简单生活。
  • 柴扉、竹榻:象征质朴与安宁,反映乡村的生活状态。
  • 草花: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柴扉”是指什么?

    • A. 用木头做的门
    • B. 用竹子做的门
    • C. 用铁做的门
    • D. 用石头做的门
  2. 诗人认为乡村生活的特点是什么?

    • A. 复杂
    • B. 单调
    • C. 自然清新
    • D. 沉闷
  3. “行行且止成佳梦”的含义是什么?

    • A. 走路会很累
    • B. 停下来能享受到美好
    • C. 不喜欢走路
    • D. 走路是必要的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但更强调孤独与远离尘世。
  • 陶渊明《饮酒》: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安宁的心态,风格上更为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赋得枕上闻雁 寄题盱眙杜子师东山草堂 久病寄二三亲友 寄王岐 苦竹村南马上 桃源行(凤栖梧三首) 鹦鹉洲 怀寄清凉和上人二首之一 平野堂重送江茂宗 重游寄老庵怀僧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从者如云 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本 山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擅离职守 黽字旁的字 包含殴的词语有哪些 闲居 羊字旁的字 大开方便之门 棿拟 百结悬鹑 柳眉踢竖 門字旁的字 包含迷的词语有哪些 识时达务 冒大不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