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51:28
扫花游
自云栖寺归,泛舟西湖,游览竟日,倚声成歌
——阮恩滦
万篁径里,正翠滴篮舆,海霞初晓。
寺门渐杳。更明湖荡桨,镜波回抱。
极目群峰,百变云容尽扫。
晚春好。问堤柳旧栽,添种多少。
何事赢懊恼。指绚碧亭台,俊游曾到。
谢墩自小。叹而今剩有,冷烟衰草。
无限悲怀,且听莺啼树杪。
日西了。尽徘徊晚花沼。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云栖寺返回的情景,乘舟游览西湖,游玩了一整天,倾心歌唱。诗中写到在幽静的竹林小径上,翠绿的竹叶在晨光中滴落,湖面如镜,波光荡漾。远处的寺门渐渐隐去,湖面荡漾着桨声,极目远眺,群山的云彩变化无常,仿佛被一扫而空。晚春的景色美好,询问堤上的柳树是否还在,是否又种了多少新芽。心中不免有些懊恼,指着那绚丽的亭台,想起曾经的游玩。自小在谢墩旁,感叹如今只剩下冷清的烟雾和衰败的草木。心中无尽的悲伤,且听那黄莺在树梢啼鸣。太阳已经西沉,依依不舍地徘徊在晚花的水边。
作者介绍:阮恩滦,清代诗人,以抒情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优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阮恩滦游览西湖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阮恩滦的《扫花游》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万篁竹林、湖面波光以及群山云彩等自然景象,传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过往的回忆。诗中“晚春好”一句,点明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而后“问堤柳旧栽,添种多少”,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关怀,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刻而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展现出优雅的艺术风格。比喻“镜波回抱”形象生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通过对美好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人从哪个寺庙归来?
诗中提到的“晚春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冷烟衰草”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