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李云南征蛮诗

《李云南征蛮诗》

时间: 2025-04-26 18:03:11

诗句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

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

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

适忝斯人之旧,因赋是诗。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11

原文展示:

李云南征蛮诗

白话文翻译:

天宝十一年,朝廷下令攻打西南蛮族,右相杨公兼任节制,便奏请前云南太守李宓渡海自交趾出征。路途艰险,往返数万里,几乎是百王未曾通达的地方。十二年四月,他抵达长安,君子因此知道庙堂中的使者能干,李公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适逢我忝列于此人之列,因此赋诗以记。圣人赫然震怒,命令攻伐西南蛮族。庙堂肃穆,深沉而有节制。于是激励士气,得以建功立业。料死不料敌,顾念恩惠宁顾终身。鼓声震天,转战蛮夷之间。高山近在咫尺,穿林经过毒虫。鬼门无归客,北门迎南风。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长驱破浪,急击群山。供给的道路忽然遥远,悬军将尽。精诚感动白日,愤怒冲天。野外觅食掘田鼠,午餐兼收僰僮。收兵列阵于亭台,开土拓展至西东。临事不惧苟且,面对危难能自省。将星独自照耀,边地何其昏暗。泸水夜可渡,交州如今始通。归来长安路上,召见甘泉宫。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相逢论意气,慷慨感激深情。

注释:

  • 李宓: 唐代云南太守,因受命征战西南而被赞美。
  • 天宝: 唐玄宗时期的年号。
  • 西南夷: 指的是西南地区的蛮族部落。
  • 庙堂: 指朝廷。
  • 节制: 指对军队的指挥和管理。
  • 噩梦: 形容境遇艰难。
  • 鼓行: 形容军队出征的声音和气势。
  • 泸水: 地名,位于今四川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字达夫,号青莲,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职于边疆,诗风豪放,关注国家大事。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玄宗时期,正值边疆战事频繁,国家需要征讨西南蛮族。高适以李宓的事迹为题材,表达对国家征战的感慨和对士人的激励。

诗歌鉴赏:

《李云南征蛮诗》是一首表现边疆征伐的豪迈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李宓的征战经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士人的赞美。诗的开头提到“天宝十一载”,明确了历史背景,接着描写征战的艰辛和勇气,如“道路险艰”,使读者感同身受。同时,诗中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牺牲,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更重要的是,诗中对李宓的赞美和对士人激励的表达,传递了对忠诚、勇敢精神的追求与向往。

诗的语言气势磅礴,运用丰富的意象,如“鼓行天海外”、“穿林经毒虫”等,生动地描绘了战场的壮阔与艰险。整体上,诗作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既表现了对征伐的豪情,也对士人的精神寄予厚望,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特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引入背景,表明时间与战争的动因。
    • “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描述征途的艰辛与不易。
    • “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赞美李宓的才能与贡献。
    •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描绘出征的壮观场面。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星独照耀”比喻优秀将领的光辉。
    • 对仗:如“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表现出节奏之美。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国家征伐的豪情壮志,对士人勇敢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战斗牺牲的深沉反思。

意象分析:

  • 高山:象征险阻与挑战。
  • 南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 白日:象征光明与正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宝”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 A. 隋
    • B. 唐
    • C. 宋
    • D. 明
  2. 李宓是哪个地方的太守?

    • A. 四川
    • B. 云南
    • C. 江西
    • D. 河南
  3. 诗中“将星独照耀”主要想表达什么?

    • A. 战争的艰辛
    • B. 优秀将领的光辉
    • C. 士人的牺牲
    • D. 朝廷的权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高适的《李云南征蛮诗》更强调战争的艰苦与士人的英勇,而王之涣则更多展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与壮丽,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胡铉游会稽 禁中雪 观军装十咏·矛 秋日端居 姑苏杂咏 齐云楼 送朱谢二博士进贺冬至表赴京师听宣谕毕还吴 荷叶 洞房曲 郊墅杂赋 其八 王敬伯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倒绷孩儿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片字旁的字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毁不危身 旗的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相仍 悬崖撒手 几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辗转 车字旁的字 歌舞太平 释车下走 证讯 形格势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