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5:10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
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
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
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
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
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
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
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
攒生犹有隙,散布忽无垠。
讵可持筹算,谁能以理言。
纵横公占地,罗列暗连根。
狂剧时穿壁,横强几触藩。
深潜如避逐,远去若追奔。
始讶妨人路,还惊入药园。
萌芽防浸大,覆载莫偏恩。
已复侵危砌,非徒出短垣。
身宁虞瓦砾,计拟掩兰荪。
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
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
暂须回步履,要取助盘飧。
穰穰疑翻地,森森竞塞门。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妇懦咨料拣,儿痴谒尽髡。
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5:10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
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
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
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
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
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
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
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
攒生犹有隙,散布忽无垠。
讵可持筹算,谁能以理言。
纵横公占地,罗列暗连根。
狂剧时穿壁,横强几触藩。
深潜如避逐,远去若追奔。
始讶妨人路,还惊入药园。
萌芽防浸大,覆载莫偏恩。
已复侵危砌,非徒出短垣。
身宁虞瓦砾,计拟掩兰荪。
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
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
暂须回步履,要取助盘飧。
穰穰疑翻地,森森竞塞门。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妇懦咨料拣,儿痴谒尽髡。
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
在竹亭里没有人来,新的竹笋满前轩。
刚刚冒出头来真叫人欣赏,起初多而没有烦恼。
竹笋成行齐整如婢仆,环绕在一起像儿孙。
测量竹笋的长短常常带着尺,愁苦干旱的时候常常要侧盆。
对吟诗歌忘却了饮食,偶尔坐着变成了朝昏。
滞留在雨中湿润丰腴,骄阳的气候也温暖。
时机得到方才张扬,夹带着势头想要腾飞。
看到牛羊都没了,反而看见了虎豹的皮。
聚集的生长还有缝隙,散布的却忽然没边际。
哪能凭借筹算,谁能用道理来说明。
纵横的公地,罗列着暗暗连根。
狂暴的剧烈穿透墙壁,横冲直撞几乎触及边界。
深藏如同避开追逐,远去似乎在奔逃。
开始惊讶妨碍人路,后来又惊动了药园。
萌芽要防止被淹没,覆盖的要公正不偏袒。
已经再侵入危险的砖石,不仅仅是短墙外。
宁愿担心瓦砾,计划覆盖兰荪。
且叹高的竹笋无数,何能知道上面几次。
短长终究不能比较,先后到底谁来论。
外面恨竹笋藏得密,中间依然节目繁多。
暂时需要回过步伐,要取助于盘中饭。
丰收的疑似翻地,茂盛的竟然塞住了门。
戈矛的尖头闪烁,蛇虺的头颅翻卷。
妇人懦弱询问选择,儿子痴迷参拜尽头。
侯生来安慰我,读着诗句惊呆魂魄。
刚刚开始和他相和,呻吟到日出时分。
这首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竹笋的生长过程,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顽强,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作品以骈文和古文并存而闻名,强调文学的道德教育功能。
诗作产生于韩愈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尤其是对竹笋的生长过程的细致观察。诗中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环境变化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新笋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韩愈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竹笋的生长,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出对新生命的渴望和珍惜。同时,诗中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和环境变化的思考。韩愈在诗中使用了诸多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竹笋的生长过程,还能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诗中反复提到的“愁干”、“忘膳饮”等词语,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这首诗通过对竹笋生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时间流逝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中“竹亭人不到”的意思是什么?
A. 竹亭里有人
B. 竹亭里没有人
C. 竹亭里有动物
诗中提到的“新笋”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新的开始与希望
C. 旧事物的消亡
诗人对竹笋的态度是?
A. 忽视
B. 喜爱与珍惜
C. 讨厌
比较韩愈的《和侯协律咏笋》与王维的《竹里馆》,两首诗均以竹子为主题,但韩愈更强调生命的生长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展现竹林的静谧与隐逸的生活,体现出两位诗人对自然不同的理解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