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5:34
衣裳会后说兵车,府海官山到女闾。
自古羞称谁解此,何人善割尚藏诸。
澄清空抱忧时策,平准谁传计利书。
开市开边徒扰攘,师中最忌漏多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在聚会之后,人们谈起了兵车与战争,府海与官山的交织,仿佛是为了抵达那遥远的女闾。在历史上,自古以来对于战争的理解总是带着羞愧与困惑,究竟有谁能够真正理解战争的意义呢?又有谁能将复杂的利益关系理清并妥善处理呢?在忧虑中,诗人空怀理想与策略,而又不知道该向谁请教平抑利益冲突的方法。市场的开设与边境的贸易,似乎只是徒劳地造成了人们的骚动和混乱,在军队中最忌讳的,就是信息的泄露和资源的浪费。
作者介绍:龚易图,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语言精炼,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内忧外患的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战乱的思考以及对政治现状的不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以“衣裳会后说兵车”开头,引入了战争这一严肃话题,展现出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深思与忧虑。逐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用“府海官山到女闾”描绘了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地理环境,暗示了权力与利益的交织。在这复杂的背景下,诗人感到无奈与困惑,历史上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战争的本质与后果呢?
“自古羞称谁解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性的质疑,接着“何人善割尚藏诸”则展示了对当下政治家处理事务能力的无奈。在战争与利益面前,诗人似乎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接下来的“澄清空抱忧时策”,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助,尽管他心中有着理想的策略,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来传达这些想法。最后“开市开边徒扰攘,师中最忌漏多鱼”总结了市场与战争的关系,强调了在利益纷争中,信息泄露所带来的危险。
全诗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语言凝练而富有哲理,深刻揭示了清代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也传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社会动乱的深切忧虑,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兵车”指的是什么?
A. 交通工具
B. 战争的象征
C. 商业用车
答案:B
“开市开边徒扰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经济繁荣
B. 社会动乱
C. 文化交流
答案:B
诗人对历史上理解战争的人的态度是?
A. 赞赏
B. 疑惑
C. 漠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