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4
作者: 李洞 〔唐代〕
迢迢来极塞,连阙谓风吹。
禅客呵金锡,征人擘冻旗。
细填虫穴满,重压鹤巢欹。
有影晴飘野,无声夜落池。
正繁秦甸暖,渐厚楚宫饥。
冻挹分泉涩,光凝二阁痴。
踏遗兰署迹,听起石门思。
用表丰年瑞,无令扫玉墀。
远道而来的雪飘落在边塞,连宫阙都被风吹得摇晃。
禅宗的僧人敲着金色的锡杖,征战的士兵在冰冻的旗帜上划分阵线。
细小的虫洞被雪填满,重重的雪压得鹤巢倾斜。
阳光下的影子轻轻飘过田野,夜晚的雪静无声地落入池塘。
正当秦地的田野温暖,楚地的宫殿却渐渐感到饥寒交迫。
冰冻使泉水变得涩口,光影在两座阁楼上凝固得让人沉醉。
我踏上遗留下的兰花的踪迹,听到石门里传出的思念之声。
这雪是丰年的兆头,不要让它扫去玉阶的洁白。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塞战争频仍之时,李洞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对寒冷环境与生命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李洞的《雪》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开篇的“迢迢来极塞,连阙谓风吹”让人感受到雪的远道而来,仿佛将边塞的孤寂与寒冷描绘得淋漓尽致。接着,诗人将禅客与征人并列,展现出一种对立与交融的关系,既有佛教的宁静,也有战士的紧迫感。
在描写雪的方式上,诗人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细填虫穴满”和“重压鹤巢欹”,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雪的厚重,也传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整首诗在静谧的雪景中渗透着深深的思索,尤其是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希望与祝福,雪不仅是寒冬的象征,更是丰收的预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雪的情景,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呈现出一种悲凉中带有希望的情感。
诗词测试:
李洞的《雪》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禅客”是指什么?
A. 战士
B. 僧人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