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2:40
赠僧
不羡王公与贵人,
唯将云鹤自相亲。
闲来石上观流水,
欲洗禅衣未有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不羡慕那些身居高位的王公贵族,只愿意与云和鹤这样的自然生灵亲近。闲暇时,他坐在石头上观察流淌的水,想要洗净自己的禅衣,但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沾染尘埃。
本诗通过“云鹤”来表现高洁的志向,反映了道家和佛教文化中的自然和宁静。诗人在此借用自然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繁华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冷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赠僧》是李洞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宁静。诗的前两句“不羡王公与贵人”,表明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突显出他对名利的淡漠。而“唯将云鹤自相亲”则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云和鹤象征着自由和高洁,表明了他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后两句“闲来石上观流水,欲洗禅衣未有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坐在石头上观赏流水,不仅是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对内心平和的向往。洗净禅衣的想法,象徵着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而“未有尘”则表明他已经超脱于世俗的纷扰,体现了其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切思考,表达了对于高洁的心灵追求,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追求,体现了道家和佛教的哲学思想。
李洞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云鹤”象征什么?
A. 名利
B. 自由与高洁
C. 财富
D. 权力
诗人对“王公与贵人”的态度是?
A. 羡慕
B. 追求
C. 蔑视
D. 中立
诗末提到的“未有尘”意味着什么?
A. 生活繁忙
B. 内心纯净
C. 追求名利
D. 不在意他人
比较李洞的《赠僧》与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赠僧》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鸟鸣涧》则表现了自然的幽美与生命的气息。两者在意境上都有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