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51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通揽明月,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销愁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全诗翻译
抛弃我而去的,是昨天的时光,无法留住;
扰乱我心情的,是今天的种种烦恼。
长风万里送走了秋天的雁群,
在这里,我可以痛快地在高楼上畅饮。
蓬莱的文章有建安的气骨,
中间的小谢又有一番清新之气。
我们都怀着逸兴壮志,思绪飞扬,
想要飞上青天,去观赏明月。
明月在手中把玩,
抽刀断水,水却更流;
举杯消愁,愁却更愁。
消愁本是想解忧,
人生在世总有不如意,明天我就散发长发,随意划扁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作品以豪放、奔放、个性张扬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由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与友人别离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李白在此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与忧愁。
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七言古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深情告别。诗的开头便引入了时间的流逝,昨日的离去与今日的烦恼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长风送走秋雁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蓬莱文章与建安骨,展现了诗人对文人风骨的欣赏与追求。李白以此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期盼,希望在高楼之上,与明月相伴,超然物外。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又感受到抽刀断水与举杯销愁的无奈,愁苦似乎愈发加深,无法通过饮酒来解脱。最终,诗人对人生的不称意感到无力,决定明朝散发弄扁舟,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理想生活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挚爱,展现了他那份豪放不羁的个性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李白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最终形成了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风万里送秋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愁苦
B. 自由
C. 怀念
“抽刀断水水更流”意在表达什么?
A. 解决问题
B. 无奈与愁苦
C. 自由自在
诗人用哪种意象来象征理想与追求?
A. 秋雁
B. 明月
C. 高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人生感悟,但李白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情感与内心的挣扎,而王之涣则更多表现出对壮丽景色的欣赏与人生的豪情。
推荐书目
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hān)高楼。长风:远风,大风。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fā)。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逸(yì)兴(xìng)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览 通:揽;明月 一作:日月)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览:通“揽”,摘取。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另一版本为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 消愁)销:另一版本为“消”。 人生在世不称(chèn)意,明朝(zhāo)散发(fà)弄扁(piān)舟。称意:称心如意。明朝:明天。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