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30
龙骧伐鼓下长川,
直济云涛古庙前。
海客敛威惊火旆,
天吴收浪避楼船。
阴灵向作南溟王,
祀典高齐五岳肩。
从此华夷封域静,
潜熏玉烛奉尧年。
龙的威势在长川的鼓声中震荡,
直向古庙前的云涛而去。
海中的客人收起威严,惊动了火焰的旗帜,
天上的神灵收起浪涛,避开了楼船。
阴间的灵魂向南海的王者致敬,
祭典的规模与五岳相比肩。
从此华夏与夷狄的疆域变得安静,
潜心奉献玉烛,迎接尧年的到来。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擅长咏怀、抒情诗而闻名。他的诗风多样,常表现出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祭广利王庙,表达了对海神的敬仰与祭祀之意。在当时,海上交通繁忙,祭祀海神是保障航行安全的重要活动。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祭广利王庙的场景,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诗的开头,"龙骧伐鼓下长川",以“龙”的形象引入,象征着强大的神力,表现出祭祀的庄重与虔诚。接着,通过“海客敛威惊火旆”,描绘了海上人们在祭典中的紧张与敬畏,突显了祭祀活动的重要性和神圣感。
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将阴间灵魂的崇敬与祭典的盛况联系在一起,表明祭祀不仅是对神明的敬仰,也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最后两句“从此华夷封域静,潜熏玉烛奉尧年”则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强调了祭祀对于国家安定、民众安宁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神明的敬仰,也有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唐代社会对信仰与文化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海神的敬仰和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反映了唐代人们重视祭祀文化和信仰的传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群玉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阴灵”指的是谁?
A. 祭祀的神明
B. 阴间的灵魂
C. 自然的力量
诗中“从此华夷封域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和平的向往
C. 对信仰的怀疑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