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冬至日泊舟戈溪

《冬至日泊舟戈溪》

时间: 2025-05-05 09:34:00

诗句

日薄云阴雪在山,野寒溪静客舟还。

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

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

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4:00

原文展示

冬至日泊舟戈溪
日薄云阴雪在山,
野寒溪静客舟还。
乾坤簸荡逾三载,
风俗乖张似百蛮。
废井衰芜霜后白,
空村乔木晓余殷。
独怜节序逢冬至,
不得安栖学闭关。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冬至的日子里,我的船泊在戈溪,
阳光微弱,云层阴沉,山上覆盖着雪;
野外寒冷,溪水静谧,客船正准备归航。
天地之间动荡不安已逾三年,
风俗变迁,似乎如同蛮夷之地。
废弃的井台衰败凋零,霜后显得更加苍白;
空荡的村庄,乔木在清晨的余晖中显得沉重。
我独自怜惜这个节气的到来,正值冬至,
却无法安然栖息,只能闭门修学。

注释

  • 日薄:光线微弱,形容阳光将要落下的状态。
  • 云阴:云层遮天,阴暗无光。
  • 野寒:指野外的寒冷。
  • 溪静:溪水静止,形容环境的宁静。
  • 客舟:行船的人,形容作者的舟船。
  • 乾坤:天地,泛指大自然。
  • 风俗乖张:风俗的变化,与以往不同。
  • 百蛮: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表示野蛮和落后。
  • 废井:不再使用的井。
  • 衰芜:衰败的景象。
  • 晓余殷:早晨的余晖照耀在树木上,显得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之一,参与了建立明朝的过程。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个人的忧虑。

创作背景

《冬至日泊舟戈溪》写于刘基晚年,正值明朝初期,国家刚刚经历了元末的动荡与战乱。此时,国家的安定与民生的困苦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描绘冬至与自然景象,表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诗歌鉴赏

《冬至日泊舟戈溪》以冬至为背景,通过描绘寒冷的自然景象,折射出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日薄云阴雪在山”,直接描绘了一个阴冷、萧索的冬日,给人一种深沉的孤寂感。紧接着“野寒溪静客舟还”,将诗人自身的处境与自然环境结合,突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诗人深刻感受到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困苦,风俗变迁,给人以“百蛮”的荒凉之感,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与忧虑。“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这两句描绘了破败的景象,恰如诗人心中的凄凉,反映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未来无望的感慨。

最后两句“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诗人虽感受到冬至的节气,但内心却无法安宁,无法静心修学,展现出他对个人修养与社会现实的深切思考。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风俗的批判,反映了刘基对国家和个人未来的忧虑,充满了哲理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薄云阴雪在山:描绘了冬日的阴冷景象,给人一种压抑的氛围。
  • 野寒溪静客舟还:表达了诗人漂泊的心境,寒冷的环境衬托出他的孤独。
  • 乾坤簸荡逾三载:感叹国家动荡已久,社会不安。
  • 风俗乖张似百蛮:风俗的变化让人感到陌生与荒唐,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失望。
  • 废井衰芜霜后白:描绘了荒凉的景象,象征着衰败与无望。
  • 空村乔木晓余殷:空荡的村庄和沉重的树木,衬托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
  • 独怜节序逢冬至:冬至的节气让人感伤,表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不得安栖学闭关:无处栖息,无法静心修学,体现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百蛮”来比喻社会风俗的变迁,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树木在“晓余殷”中的沉重感,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冬至的描绘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无法安宁的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意象分析

  • 冬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也暗示着寒冷与孤独。
  • :象征着纯洁与冷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 废井:代表着衰败与失落,象征着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 乔木:自然的景象,反映了人心的沉重和社会的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薄云阴雪在山”的意思是: A. 阳光明媚
    B. 天气阴冷
    C. 山上无雪

  2. “风俗乖张似百蛮”中的“百蛮”指的是: A. 文明
    B. 荒凉的风俗
    C. 和谐的社会

  3.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的思考。
  • 王维《终南山》:描绘自然与个人内心的关系,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刘基与杜甫: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杜甫更加强调民生疾苦,而刘基则更多地关注个人内心的孤独。
  • 刘基与李白: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激情,而刘基则更注重细腻与内省,二者风格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基传》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刘基诗文选》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刘基的生平、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杨明叔四首 贵池 寄怀元翁 次韵感春五首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 招戴道士弹琴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昼夜乐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六 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兴灭继绝 局地扣天 憆视 上门买卖 老上 乐山爱水 虫王 双人旁的字 汲汲忙忙 以黑为白 马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评决 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