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后戏赠苏九翛(苏常好读元鲁山文或劝入关者故戏之)

《醉后戏赠苏九翛(苏常好读元鲁山文或劝入关者故戏之)》

时间: 2025-05-06 02:00:54

诗句

白首书窗成巨儒,不知簪组遍屠沽。

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蒍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54

原文展示:

白首书窗成巨儒,不知簪组遍屠沽。
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蒍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人的惋惜与劝诫。诗中提到一个白发老者在窗前读书,已成大儒,却不知世事纷扰,甚至对生活的琐碎一无所知。诗人劝他不要去问长安的路有多远,而是应该专心于鲁山的书籍,享受其中的乐趣。

注释:

  • 白首:指年老,头发全白。
  • 书窗:窗前读书的地方。
  • 巨儒:意指学识渊博的人。
  • 簪组:簪子与饰物,指生活的琐事。
  • 屠沽:屠夫和酒商,象征社会底层的生活。
  • 长安路:指通往长安的道路,象征人生的旅途。
  • 鲁山:指鲁山的书籍,象征文化与智慧。

典故解析:

  1. 长安路: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象征繁华与权力。问长安路,暗指对名利与地位的追求。
  2. 鲁山:鲁山与孔子相关,代表了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学习。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权德舆,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感悟为主题。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古人劝诫,反映了对当时人们趋利避害的生活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醉后戏赠苏九翛》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吸引了众多读者。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白发老者在书窗前专心读书,给人一种宁静与沉稳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揭示了这个老者对世事的无知,甚至连生活中的琐碎都未能理顺。这里的反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显示了老者的学识渊博,又暗含了对其生活态度的批判。

诗人劝诫老者不要去追问长安的路,而是应该享受鲁山的书籍,这不仅是对老者的劝诫,也是对所有读书人的一种启示。长安象征着外在的名利与繁华,而鲁山则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不应忘却生活的真谛,反而应在书中找到愉悦与自我实现的乐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首书窗成巨儒:描绘了一个老年人静坐书窗,已经成为了博学之士。
    • 不知簪组遍屠沽:他却对生活的琐事毫无所知,过于专注于书本。
    • 劝君莫问长安路:劝他不要过于关注人生的外在目标。
    • 且读鲁山于蒍于:反而要享受书中的乐趣,沉浸于文化之中。
  •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对比与暗喻的手法,通过老者与世俗的对比,展现了对知识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 主题思想:这首诗强调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活的现实与内心的快乐。

意象分析:

  • 白首:象征智慧与年长,却也隐含着对世事的无知。
  • 书窗:象征读书的环境,表现出求知的氛围。
  • 长安:象征名利与世俗的追求。
  • 鲁山:象征文化与内心的宁静,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发老者在做什么?

    • A. 打猎
    • B. 读书
    • C. 旅行
    • D. 写信
  2. “长安路”象征什么?

    • A. 家乡
    • B. 名利与权力
    • C. 朋友
    • D. 书籍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权德舆的《醉后戏赠苏九翛》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加内敛,强调内心的修养与安宁,而后者则表现出豪放与对外在名利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怨诗 四愁诗 挽陈东湖先生 题东老庵 龙潭瀑布泉 经史阁四言诗 杜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笏 包含禽的成语 豸字旁的字 袖结尾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耳目之欲 罪大弥天 无其奈 报雠雪恨 一箭射两垛 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三寸银钩 一心两用 书功竹帛 馬字旁的字 住夜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