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6:21
原文展示: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驭,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岩端,沾雨当山腹。
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兽迹不敢窥,马蹄惟务速。
虔心若斋祷,濡体如沐浴。
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
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
问我何以然,前日爱微禄。
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
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
白话文翻译:
草草整理好夜间的衣服,涉过江水又上了岸。
望着前方的道路依然没有尽头,心里想着现在的时间已经紧迫。
呼喊着提醒我的同行者们,驱动着马匹转过树林的山麓。
阴云聚集在岩石边缘,雨水打湿了山中的腹地。
雷声仿佛就在耳边,闪电瞬间照亮了视野。
野兽的踪迹不敢靠近,马蹄声只在急速奔跑。
心中虔诚如同在斋祷,身体被雨水浸透如同沐浴。
万物的气息在怒吼,百泉暗流如瀑布奔涌。
高高的梁上担心会跌落,陡峭的坡道忧虑车子翻覆。
问我为何如此,前日我仅贪图微薄的俸禄。
如今我知道人事已变,缨带和绳索都已经束缚。
似乎像在家中安稳的时光,枕着春梦安然熟睡。
行程逐渐接近,等候的官吏逐渐相继。
黎明的阳光开始照耀,树林的边缘看见初升的旭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曾,唐代诗人,字廷方,号幽兰,曾任太常博士,以诗歌闻名,与王维、白居易等人齐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次旅途中,描绘了诗人在遭遇风雨时的心境与思考,反映了他的对生活的不易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遇风雨作》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旅途的艰辛与心中的感慨。开头的“草草理夜装”就传达出一种匆忙与不安,接着“涉江又登陆”体现了诗人对前方未知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紧张、忧虑的气氛,同时又不乏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诗中“虔心若斋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美好未来的祈愿,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的“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则是对未来光明的期盼与信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坚持奋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乐观。
意象分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草理夜装”体现了什么情绪?
A. 从容不迫
B. 匆忙不安
C. 安然自得
诗中“震雷如在耳”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诗的最后一句“林端见初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希望
C.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