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11:14
原文展示:
江岸晓霜飘。襆被装成上小舠。自笑今年空浪迹,如皋。风雪归来冷布袍。回首也萧骚。十丈愁城无计消。差喜担头馀长物,椰瓢。博得童儿笑语高。
白话文翻译:
清晨,江岸上飘落着霜雪,我的被子裹在小船上,想着今年白白浪费了光阴,仿佛如皋般无所事事。风雪中归来,身上的布袍显得格外寒冷。回头看去,心中感到惆怅,十丈高的愁城无计可消。幸好挑着头上的残余物品,像一个椰子瓢,换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注释:
- 襆被:一种用草编织的被子,通常用于保暖。
- 小舠:小船。
- 如皋:这里指的是一种空虚无所事事的状态。
- 冷布袍:冬天穿的布衣,因寒冷而显得更加冷清。
- 萧骚:形容心情忧伤、惆怅的状态。
- 十丈愁城:喻指烦恼与忧愁的深重,无法消除。
- 椰瓢:一种用椰子壳做成的器物,形象化地表示随意与简单的生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十丈愁城”可视为对个人内心忧愁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在岁暮之际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进,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个体情感的真实表达,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岁末,作者在经历了艰辛的一年后,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过去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孩童欢乐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南乡子·岁暮归自稚城》通过清晨的江岸霜雪、孤舟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透过“空浪迹”与“十丈愁城”展现了个人的无奈与忧愁,仿佛在叩问生命的意义。尽管如此,诗的最后一句“博得童儿笑语高”则给予了整首诗一种温暖的转折,表明即使在困苦的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快乐的源泉。诗人以孩童的欢笑作为生活的慰藉,反映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江岸晓霜飘”:描写清晨的江边景象,营造出清冷的氛围,暗示着寒冷的冬季和孤独的心情。
- 第二句“襆被装成上小舠”:用被子包裹着自己,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姿态,象征着对外界寒冷的抵抗。
- 第三句“自笑今年空浪迹,如皋”:表达对过往一年的无所作为的自嘲,体现出对人生的无奈和懊悔。
- 第四句“风雪归来冷布袍”:在艰难的归途中,身上的布袍让人感受到寒冷,突出生活的艰辛。
- 第五句“回首也萧骚”:回顾过去的愁苦与无奈,表现出诗人的忧伤情绪。
- 第六句“十丈愁城无计消”:用愁城比喻内心的烦恼,形象地表达了无处可去的困境。
- 第七句“差喜担头馀长物,椰瓢”:在困境中找到一丝快乐,象征着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能找到值得珍惜的东西。
- 第八句“博得童儿笑语高”:最终回归到儿童的欢声笑语中,传达出希望与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丈愁城”用城来比喻愁苦的深重。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回首也萧骚”表达内心情感,使抽象情感具象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岁末时分的抑郁与反思,虽然生活中充满了烦恼与无奈,但依然可以在孩童的笑声中找到一丝慰藉与希望,传达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江岸:象征着生命的旅程,静谧而又充满了变幻。
- 霜雪:象征着寒冷与孤独,衬托出内心的惆怅。
- 布袍: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代表着现实的困顿。
- 椰瓢:象征着简单与乐趣,体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丈愁城”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真实的城池
- B. 深重的忧愁
- C. 美丽的风景
-
诗人在诗中感慨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往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满足
-
最后一句“博得童儿笑语高”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的《江雪》同样描写冬天的孤独与清冷,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则在孤独中透出对历史的感怀,与陆进的作品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