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1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11:15
南乡子
蒋春霖 〔清代〕
寒意剩春纤。
放燕归来又下帘。
蝴蝶渐稀人渐懒,恹恹。
满地青榆午梦甜。
淡日隐重檐。
雨气云痕百态兼。
睡起却惊天影暗,眉尖。
愁似春阴向晚添。
春天的寒意依然残留。
燕子归来时又拉下窗帘。
蝴蝶越来越少,人也变得懒散,昏昏欲睡。
满地的青榆树下,午后的梦是那么甜美。
淡淡的阳光隐在重重的屋檐下。
雨气和云痕交织,各种形态都有。
睡醒时却惊觉天色暗淡,眉头微皱。
愁绪如春天的阴云在傍晚时分越来越浓。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语言清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南乡子》创作于春季,正值时节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以及自己内心的忧愁。
《南乡子》是一首极具春意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寒意剩春纤”点出春天的寒意尚存,给人一种温暖与寒冷交替的感受,接着描绘燕子归来时的宁静,似乎在暗示着一种生活的常态与安逸。
随着诗的深入,蝴蝶的稀少与人的懒散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春天的昏睡状态,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接下来的“满地青榆午梦甜”,则营造出一种理想的梦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暖春的依恋。然而,这种宁静并未持续,随着“睡起却惊天影暗”,诗人意识到外界的变化,天色已暗,内心的愁苦也随之而来,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忧伤。
整首词在意象上丰富,情感层次分明,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展现了清代诗人的细腻与深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寒意”代表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寒气
c) 夏天的炎热
“放燕归来又下帘”中的“放燕”指的是什么?
a) 燕子的归来
b) 燕子的离去
c) 燕子的歌唱
诗中“愁似春阴向晚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