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0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03:34
题竹石牧牛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子瞻画丛竹怪石,
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
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
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
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
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
牛斗残我竹。
这首诗的意思是:苏轼画了一幅丛竹与怪石的画,伯时(指黄庭坚的朋友)在前坡上看到一个牧童骑牛,神态各异,令人玩味。他们在野外相遇,幽静的竹林环绕着绿色的山石。我用三尺长的竹竿,驱赶这只年老的牛。那块石头我非常喜欢,请不要让牛来磨损它的角。即使牛磨损了角也没关系,但牛却把我的竹子折断了。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理学家。黄庭坚在诗歌上继承了李白、杜甫等人的传统,同时又开创了自己的风格,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黄庭坚创作此诗时,正值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多在乡村隐居,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生活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黄庭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深切体悟。诗中描绘了苏轼的画作,表现了朋友间的交情,以及牧童骑牛的轻松愉快场景。正是这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好。诗人在描写竹石的同时,流露出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黄庭坚所描绘的竹林与怪石,仿佛是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而牧童骑牛的场景则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快乐。诗中提到的“勿遣牛砺角”,表达了对自然的珍惜与保护意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丰富,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给人以深思。诗的结尾则通过牛的行动引出竹子的受损,更加深了对自然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令人不禁感叹人与自然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黄庭坚的字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阿童”指的是____。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城市生活的繁忙。(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