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32
锁钥从来借重臣,
貂珰本意揖黄巾。
一时坐失关门险,
千里俄催鼓角新。
日落诸陵谁系马,
客逢三月易伤春。
中丞祠下摩苍碣,
始信孤忠亦有邻。
这首诗表达了对权臣的依赖,借助于他们来掌握国家的钥匙;而貂蝉的本意是向黄巾军致以敬意。在关键时刻,失去了把守关口的机会,远方的鼓声和号角却又在催促着新的征程。夕阳西下,诸陵的马匹又由谁来系缰绳?在三月之际,游子在外容易感伤春天的景色。在中丞祠下,我轻抚着苍碣石,才明白孤独的忠诚也可以找到同伴。
作者介绍:李良年,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以其诗作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多样,常用典故,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历史事件和个人感受,表达对忠诚与背叛、权力与责任的思考,呈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李良年的《宣府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开篇以“锁钥从来借重臣”引入,表明了在政治权力的游戏中,权臣的重要性以及他们所掌握的关键。诗中通过“貂珰本意揖黄巾”的比喻,将权力与反叛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暗示着在权力的背后,总有不可见的风险和动荡。
接下来的“日落诸陵谁系马”,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诸陵代表着历史的沉淀,而“日落”则象征着光辉的逝去,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哀伤。结合“客逢三月易伤春”,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表达了身在他乡的游子对家国的思念和对春光的感伤。
最后两句“中丞祠下摩苍碣,始信孤忠亦有邻”则是对忠诚的反思,诗人感受到孤独的忠诚并非完全无依无靠,甚至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同道之人。这一转折,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形成了深刻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忠诚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性的理解,传达了在动荡中寻求忠诚与同伴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锁钥”指什么?
“日落诸陵谁系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