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6:44
龙沙燕尾承平日,
北顾频烦玉辇游。
尚有罗裙传乐府,
翻随羌管作边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
御气销沈旧酒楼。
白马青丝何限恨,
徐常功业总荒丘。
在龙沙的燕尾处,正是太平盛世的日子,
我常常向北望去,想念那繁忙的玉辇游览。
依然有人穿着罗裙,传唱着乐府的歌谣,
却不知不觉间,羌笛的音调引发了我对边境的忧愁。
行宫的寂寞里,只有双槐树在默默守候,
往日的酒楼也因风气已去而沉寂无声。
白马青丝之间的恨意,无穷无尽,
而我所追求的功业,却最终化为荒丘一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良年,清代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宣府 其一》创作于清代,时局动荡,诗人借助对和平盛世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思考,传达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时期的繁华与当下的寂寞,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盛世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描绘了龙沙的安宁和繁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逐渐揭示出内心的愁苦与惆怅。尤其是“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的对比,前者代表着安宁的乐曲,而后者则暗示了边境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照,表明了诗人对“和乐”与“离愁”的深刻思考。
行宫的寂寞与旧酒楼的沉寂,更加凸显出诗人对权力与荣耀的失落感。最后一句“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功业的惋惜与失落,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旧为主线,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对权力失落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宣府 其一》的作者是?
A. 王维
B. 李良年
C. 杜甫
“尚有罗裙传乐府”的含义是?
A. 传唱快乐的歌谣
B. 传递战争的悲伤
C. 传承古老的文化
诗中提到的“羌管”主要代表了什么?
A. 和平
B. 战乱与忧愁
C. 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宣府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