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2:26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
作者: 苏轼 〔宋代〕
诗翁爱酒常如渴,
瓶尽欲沽囊已竭。
灯青火冷不成眠,
一夜撚须吟喜雪。
诗成就我觅欢处,
我穷正与君彷佛。
曷不走投陈孟公,
有酒醉君仍饱德。
琼瑶欲尽天应惜,
更遣清光续残月。
安得佳人擢素手,
笑捧玉碗两奇绝。
艳歌一曲回阳春,
坐使高堂生暖热。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爱酒的诗人,他常常感到口渴,酒已经喝尽,囊中也没有银两。夜晚灯光微弱,他无法入眠,整夜撚须吟诵着喜雪的诗句。诗作完成后,他想要寻找欢乐的地方,然而自己却身无分文,和朋友们共度艰难。为何不去投靠陈孟公呢,喝酒之后再享受德行的滋养?琼瑶快要消逝,天也应当珍惜,更要让清辉照耀残月。希望能有佳人轻轻擢起素手,笑着举起玉碗,二者都极为绝妙。唱一曲艳歌再回到春天,便可让高堂温暖如春。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横跨多个题材,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苏轼被贬的时期,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酒的喜爱与人生的感慨。诗中描绘了雪景的美丽,借以抒发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朋友的思念。
苏轼的《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雪的喜爱,抒发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整首诗中,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对酒、友情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诗的开头,诗翁对酒的渴望与囊中羞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幽默。接着,通过灯光微弱而无法入眠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创作的热爱与坚持。
诗中提到的“琼瑶欲尽天应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最后,诗人在对佳人与歌唱的向往中,表达了对温暖情感的渴求,体现出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雪的赞美,更是一种人生的哲思,反映出苏轼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对酒、雪和友谊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传递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陈孟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填空题: 诗中提到“琼瑶欲尽天应惜”,这里的“琼瑶”指的是_____。
判断题: 诗人通过描绘雪景来表达对人生的悲观态度。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