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6:25
轻轻不畏风吹面,点点须防雨打头。
名异云冠精结构,形殊雪帽密绸缪。
惯遮樵子来荒径,好护渔翁上钓舟。
记否彼都缁撮咏,夫须妙制礼从周。
轻轻的雨笠不怕风吹脸,然而点点细雨还是要防着打在头上。
这雨笠的形状独特,像是云冠一样精致,样子又与雪帽不同,密密的绸缪包裹着。
它习惯性地遮挡着来荒径的樵子,保护着渔翁在船上钓鱼。
你还记得那些诗人吟咏它的情景吗?这雨笠的确是需要精巧的设计,才能符合周礼。
“礼从周”指的是《周礼》中的相关内容,周代的礼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秩序。诗中提到的雨笠似乎不仅是一种生活用品,还承载着文化的象征。
许青麟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多不详,但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富有生活气息。
本诗创作于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诗人以雨笠为题,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情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劳动者的关怀。
《雨笠》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雨笠在风雨中的形象,展现出一种细腻的生活观察。诗的开头两句,写出雨笠的轻巧和实用,表现出一种不畏风雨的精神。接着,诗人通过对雨笠的细致描绘,展现出其独特的造型,既有实用性又不失美感。
诗中提到的樵子和渔翁,代表了普通劳动者的形象,雨笠不仅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也是自然环境中一份温暖的保护。最后,诗人提及那些吟咏雨笠的诗人,似乎在强调文化与生活的结合,雨笠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象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劳动者的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雨笠作为一种生活用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中提到的“樵子”指的是:
a) 渔民
b) 砍柴的人
c) 诗人
诗中提到的“云冠”比喻的是:
a) 雪帽
b) 雨笠
c) 头巾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文化的传承
c) 劳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