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0:11
染云为柳叶,剪水作梨花。不是春风巧,何缘有岁华。
这首诗中,云彩染成了柳叶的颜色,水面被剪成了梨花的样子。若不是春风的巧妙作用,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岁月繁华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政治主张和改革措施被称为“王安石变法”。在文学上,他以诗、文、词俱佳而著称,风格清新,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巅峰时期,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春景,反映出他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视。
《染云》是一首极具韵味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感悟。开篇以“染云为柳叶”形象地传达了春天的到来,柳树的叶子仿佛被云彩的颜色所染,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使画面鲜活,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剪水作梨花”,将水面与梨花的美丽相联系,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美感。
整首诗并未直接描绘春风的形象,而是通过“不是春风巧”这一句,表明了春风在其中的作用,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微妙的联系。最后一句“何缘有岁华”,则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流转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王安石在这短短的几句诗中,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珍惜,揭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传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染云为柳叶”中的“染”字意指:
A. 染色
B. 变化
C. 增加
D. 改变
诗中提到的“岁华”指的是:
A. 岁月的美好
B. 春天的风景
C. 柳叶的颜色
D. 梨花的香气
诗中的“剪水”是用来形容:
A. 水的深度
B. 水的波光
C. 水的清澈
D. 水的流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染云》与李白的《静夜思》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情感。王安石侧重于春天的景致与时间的流逝,而李白则通过月光与静夜抒发思乡之情。两者虽然题材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