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27
南荡东陂水渐多,
陌头车马断经过。
锺山未放朝云散,
奈此黄梅细雨何。
南荡的东边水渐渐增多,
路旁的车马已无法通行。
钟山上朝霞尚未散去,
这细雨在黄梅时节又该如何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节变化的感慨。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苏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变法著称,注重实用,倡导诗歌应反映现实。
创作背景: 《南荡》写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黄梅时节。此时,王安石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孤独,借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南荡》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时节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艰辛。开篇的“南荡东陂水渐多”,描绘了因雨水增多而形成的洪水,暗示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接着“陌头车马断经过”,更是强调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困扰,交通的阻断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诗中“锺山未放朝云散”,通过对远处钟山的描写,展现了即使在自然灾害面前,远方的美景依然存在。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奈此黄梅细雨何”,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忧愁。细雨虽柔,但在黄梅时节的连绵不绝,似乎在加重了诗人内心的沉重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雨后乡村的画面,同时折射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体现了王安石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变化,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体现了王安石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奈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黄梅”指的是哪个季节?
“陌头车马断经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南荡》与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自然与人的关系,但王安石更强调自然对生活的直接影响,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