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37
瑟瑟簌簌,濛濛澹澹,斜阳画出秋影。自莺声啼老,浑不是镜中眉晕。愁春梦醒。剩咽露凉蝉,抱枝凄紧。凭谁认。风流张绪,当年姿韵。重醒。尝记年时,向灞桥驿岸,殷勤折赠。章台人去远,料近日楚腰消损。西风光景。看憔悴如斯,那禁离恨。长堤外,晚雨如烟,归鸦成阵。
秋风瑟瑟,细雨轻轻,斜阳勾勒出秋天的影子。听莺鸟的啼叫似乎已老,却完全不是镜中人的眉目。愁绪如梦醒来。只剩下露水凉蝉,紧紧依偎在枝头。谁能认得?那风流倜傥的情景,曾经的姿态和韵味,仿佛又重温。想起去年,曾在灞桥驿边,热情地赠送。章台的女子已远去,估计近日她的身姿也已消瘦。西风的景象,真让人看了不胜惆怅,那种离别的痛苦难以承受。长堤之外,晚雨如烟,归来的乌鸦成群结队。
作者介绍:孙荪意,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的交融,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值时光流逝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对往昔岁月和离别情感的缅怀。诗中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反映出清代文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翠楼吟 秋柳》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在“瑟瑟簌簌,濛濛澹澹”的开篇中,诗人以音响和视觉的双重感受,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秋日场景。斜阳、莺声、秋影,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春梦的醒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惆怅。特别是“凭谁认”的反问,突显了那种失去后再也无法追寻的无奈。西风的到来,更是使得离别的情感加深,诗人用“长堤外,晚雨如烟,归鸦成阵”来结尾,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沉重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离愁。
全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和离别的惆怅与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瑟瑟簌簌”形容的是哪个季节的声音?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凭谁认”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兴奋
“长堤外,晚雨如烟,归鸦成阵”描绘的场景给人什么感觉?
A) 热闹
B) 孤寂
C) 欢乐
D) 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孙荪意的诗更侧重于秋天的凄凉与思念,而李清照则多描写春天的柔美与情感的细腻。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多的是惆怅,后者则是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