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2:42
月魄荒唐,花灵髣髴,相携最无人处,栏杆芳草外,忽惊转几声啼宇。飘零何许。似一缕游丝,因风吹去。浑无据。想应凄断,路旁酸雨。日暮。渺渺愁予。觉黯然销者,别情离绪。春阴楼外远,入烟柳和莺私语。连江暝树。愿打点幽香,随郎黏住。能留否。只愁轻绝,化为飞絮。
这首诗描绘了月亮的光辉如同无所依托的幻影,花的灵气似乎在轻轻飘动。它们在无人之处相互靠近,栏杆外芳草丛中,突然传来几声鸟啼。它们随风飘散,似乎像一缕游丝,不知飘向何方。想必是凄凉的景象,路边的雨水酸涩而冷漠。日暮时分,愁绪渐浓,感到一阵黯然神伤,离别的情绪在心头萦绕。春天的阴霭笼罩着楼外远处,烟雾缭绕中柳树与黄莺低语。江边的树影渐渐模糊,我希望能将这幽香打理,与你相依相偎。可是能否留住这一切?我只怕轻易地断绝,化作飘浮的飞絮。
作者介绍:黄之隽,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翠楼吟·魂》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及自然的思考。诗人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黄之隽的《翠楼吟·魂》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月魄荒唐”与“花灵髣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令人惆怅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在描述环境时,使用了“栏杆芳草外,忽惊转几声啼宇”的意象,生动地传达了鸟鸣惊起,打破了宁静的瞬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初始的美好景象逐渐转向内心的愁苦与离愁,最后以“化为飞絮”结束,给人一种淡淡的伤感,仿佛美好的事物终究会流逝。这样的情感转换使得诗歌有了更深的内涵与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失去后的惆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魄荒唐”表达了什么情感?
“栏杆芳草外”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诗中“飞絮”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情。而黄之隽的《翠楼吟·魂》则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表现出一种男性的深沉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