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41
人传湫水未尝枯,满底苍苔乱发粗。
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卧龙无。
人们说这里的湫水从未枯竭,水底长满了粗糙的青苔。
四海之内干旱多,雨水却少,这里却是否藏有卧龙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卧龙”典出《三国演义》,指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诗中暗含对人才的渴望与期待,暗示在平静的环境中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智慧。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变法”著称,主张改革政治、经济,强调实用与理性。王安石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结合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王安石担任地方官员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才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干旱与水资源的缺乏反映了社会矛盾与困境,而“卧龙”的隐喻则表达了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龙泉寺石井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环境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湫水与青苔的描写,展现出一个生生不息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后两句则转向社会现实,反映了四海之间的干旱与水源的稀缺,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湫水未尝枯”象征着自然的丰盈与生命的循环,而“满底苍苔乱发粗”又传达出一种粗犷与活力,似乎暗示着在逆境中仍有希望与生机。诗的最后一句“此中端有卧龙无”则引发读者的深思,是否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潜藏着巨大的智慧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社会的结合,揭示了王安石对人才与环境的敏锐观察,及其对未来变化的期待。诗中蕴含的哲理,给人以启发,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反映社会,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人才的渴望,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湫水”指的是什么?
A. 大河
B. 小溪
C. 湖泊
D. 汪洋
“卧龙”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现象
B. 有才能的人
C. 传说中的动物
D. 音乐
诗中提到“四海旱多霖雨少”,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水源丰富
B. 干旱与缺水
C. 气候温暖
D. 多雨天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