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

《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

时间: 2025-04-26 03:29:33

诗句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正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33

原文展示: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正中。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天空下,扫净石头,焚香祭礼;露水滋润着花蕊,像珠子般晶莹。
怎么能形容在天坛之上,万里无云,明月正好高悬在中央呢?

注释:

  • 扫石:清扫石头,可能指清理祭坛上的石头,表现出对神灵的敬意。
  • 焚香:焚烧香料,古代祭祀时常见的礼仪,象征着对神灵的尊重。
  • 碧空:指清澈的蓝天。
  • 露华:露水的光华,指花瓣上的露珠。
  • 蕊珠宫:比喻花蕊如同珠宝般珍贵、美丽。
  • 天坛:古代祭天的场所,象征与天的沟通。
  • 万里无云月正中:形容天色晴朗,月亮高悬,光明正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宗教仪式的敬重。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某次祭天活动中写成,表现诗人对祭天仪式的庄重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寄许炼师》通过清新脱俗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仪式的深切感悟。开头两句描绘了在碧空之下扫石焚香、祭祀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恭敬与庄重。这里的“扫石焚香”不仅是对神明的尊重,更是一种净化自我的仪式感。接下来的“露华偏湿蕊珠宫”,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仿佛花蕊在露水的滋润下也显得更加珍贵,强调了自然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两句则将视线转向天坛,借用“万里无云月正中”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开阔与宁静的美感。这种无云的天空与高悬的明月,象征着诗人心灵的澄明与宁静,仿佛在祭祀中获得了一种与天地沟通的启示,带给读者一种超然的意境。

整首诗意境深远,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的细腻与后半部分的宏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审美追求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扫石焚香礼碧空”,描绘了祭祀的仪式,表现了对神灵的敬仰。
  • 第二句:“露华偏湿蕊珠宫”,通过露水描绘花蕊的娇美,体现自然的生机。
  • 第三句:“如何说得天坛上”,引入天坛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 第四句:“万里无云月正中”,在开阔的天空中,月亮高悬,象征着明亮与清晰。

修辞手法

  • 比喻:“蕊珠宫”将花蕊比作珠宝,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明显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宗教仪式的虔诚,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空:象征清澈、宁静的心境。
  • 露华: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娇美。
  • 天坛:象征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与沟通。
  • 月亮:象征明亮、智慧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扫石焚香”表示什么? A. 休闲活动
    B. 祭祀仪式
    C. 田间劳作

  2. “露华偏湿蕊珠宫”中的“珠宫”指的是什么? A. 珍珠的宫殿
    B. 花蕊的美丽
    C. 神明的住所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与人类的对立
    B. 对宗教的怀疑
    C. 自然与宗教的和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赠蹇法师翊之 曾子固哀词 早春题僧舍 早春 越王 圆通院白衣阁 圆通院白衣阁 元佑三年余被召至京师从翰林苏先生过兴国浴 元日立春三绝 元日立春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夫只妇 豸字旁的字 山圪落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页字旁的字 予取予求 入格 折文旁的字 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云韶部 野居穴处 缧绁之忧 得人为枭 鼎字旁的字 二三其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