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27
宝犀未解心先透。恼杀人远山微皱。意淡言疏情最厚。枉教作著行官柳。小雨勒花时候。抱琵琶为谁清瘦。翡翠金笼思珍偶。忽拚与山鸡僝僽。
宝犀未解,内心情感却已经流露。那远山的微皱让人心烦意乱。虽然语言淡薄,情感却是最为深厚。白白地让行官柳成了我的牵挂。在小雨轻拂花瓣的时节,我抱着琵琶,不知是为谁而清瘦。翡翠笼中的鸟儿,思念着心爱的伴侣。忽然之间,竟与山鸡相斗。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词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
《鼓笛令·宝犀未解心先透》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于情感的深邃理解。这首词可能是在他经历了人生种种波折后,情感愈加复杂和浓烈的表现。
这首《鼓笛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情感的思考与感受。开篇“宝犀未解心先透”,即点明了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尽管外在的表达不够明显,但内心的情感却已悄然流露。接着“恼杀人远山微皱”,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烦恼。中间部分“意淡言疏情最厚”,以对比手法强调情感深厚,却又不愿意轻易表露,显得更加婉转和复杂。
整首词中,琵琶的意象贯穿始终,象征着孤独和思念,诗人通过“抱琵琶为谁清瘦”来表达对失去的渴望和对爱的追思。最后一句“忽拚与山鸡僝僽”,则是对内心情感的激烈反应,表明了对情感的坚持与斗争。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整首诗歌探讨了深厚情感中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在复杂的人生经历中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爱的执着追求。
“宝犀未解心先透”中“宝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珍贵的情感
C. 一种动物
“抱琵琶为谁清瘦”中的琵琶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思念
C. 财富
诗中哪一句表明了对内心情感激烈的反应?
A. 远山微皱
B. 小雨勒花时候
C. 忽拚与山鸡僝僽
黄庭坚与李清照的情感表达有相似之处。黄庭坚的《鼓笛令》通过细腻的描写揭示内心的复杂情感,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