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7:59
以法界印,印诸善根。
以平等印,普印诸业。
八万四千母陀臂,
诸佛承我称提力。
八万四千清净眼,
众生依我成正觉。
补陀岩下白花风,
月照海漩三昧底。
这首诗表达了通过法界和善根的印记,普遍印刻所有的业力。八万四千的母陀臂象征着佛陀依靠我来给予力量。八万四千的清净眼,众生借此成就正觉。补陀岩下的白花在风中摇曳,月光照耀着海浪的深处,仿佛进入了宁静的禅定境界。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属于“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颇有造诣,书法方面也独具风格。其作品以清新、典雅著称,常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观世音赞六首》是在黄庭坚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拜中所作,他通过诗歌表达对菩萨的赞美和对众生救助的期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信仰的广泛影响。
《观世音赞六首》是一首充满佛教哲理的诗,体现了诗人对观世音菩萨深切的崇敬与赞美。诗中以“法界印”和“平等印”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包罗万象的佛教世界,强调了法与众生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每个生命都有其善根与业力。接下来的八万四千母陀臂,象征着佛陀的慈悲与力量,是对众生的庇护与引导。诗中“众生依我成正觉”的句子,更是表达了观世音菩萨对于众生觉醒的重要性,显示出佛教中救度众生的思想。
此外,诗的末尾提到的“补陀岩下白花风”与“月照海漩三昧底”,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深邃的禅意。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菩萨的赞美,也是对人心向善的召唤,体现了黄庭坚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自我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歌通过对观世音菩萨的赞美,传达了慈悲与救度的思想,强调了众生与佛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反映了对内心觉悟的追求。诗人在赞美菩萨的同时,也在召唤人们向善,向内寻求智慧。
《观世音赞六首》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黄庭坚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八万四千”指的是什么?
a) 佛教的经典数量
b) 代表数量极多的修行法门
c) 众生的数量
d) 天上的星星
“以平等印,普印诸业”中的“平等”强调了什么?
a) 所有生命的差异
b) 众生的平等原则
c) 财富的分配
d) 学识的高低
这样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观世音赞六首》的内容、背景及其深刻的哲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