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2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25:31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
如世箧藏诸有物,及以丝缕舞工木。
小儿赞叹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
佛说神通方便力,度脱众生具功德。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入定的罗汉,他的身体仿佛能够分身,手臂屈伸间覆盖四方世界。就像世间的箱子装着各种物品,用丝线舞动工艺品。小孩子对这种神奇的状态赞叹不已,或感到恐惧,而年长的智者却只是袖手旁观。佛陀讲述了神通和方便的力量,能够度化众生,积累功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以其诗歌和书法成就闻名。
创作背景: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是黄庭坚在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体验后创作的。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佛教教义的崇敬以及对世间事物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入定的罗汉形象,展现了佛教中超脱的境界和神秘的力量。诗中“屈申臂顷四天下”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罗汉的无边无际的法力和精神世界的广阔。与小儿的赞叹与恐惧形成鲜明对比,耆老的袖手旁观则反映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显示了智者的平和与淡定。
黄庭坚通过对比和对话的手法,突显了佛教教义中的神秘与平和。尤其是最后一句“度脱众生具功德”,强调了修行者的使命和佛教的慈悲精神,令人深思。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敬仰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体现了慈悲和智慧的结合。通过对罗汉的描绘,强调了修行者的责任与使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屈申臂顷四天下”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小儿赞叹或恐怖”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庭坚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与白居易的《长恨歌》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佛教修行的状态,后者则描绘了人间爱情的悲剧。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和超脱的思考,但角度和主题截然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