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4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49:52
戏赠王晦之
故人迩在登封居,
折腲从事意何如。
月明曾听吹笙否,
我亦未见缑山凫。
栖苴世上风波恶,
情知不似田园乐。
未知嵩阳禅老之一言,
何似黄石仙翁之三略。
这位故人现在住在登封,
你在从事折腲(即竹笛)这项事业,心情如何?
月明之夜你曾听到过笙声吗?
我也尚未见到缑山的鸭子。
在这个世道,风波险恶,
我知道生活不如田园的乐趣。
不知道嵩阳的禅老说了什么话,
与黄石仙翁的三略相比,如何呢?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吉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趣深远著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深情。
《戏赠王晦之》是在黄庭坚与其好友王晦之交往中的一首赠诗,表达了他对好友生活的关心与思念,同时结合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风波的感慨。
《戏赠王晦之》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黄庭坚与旧友王晦之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中,黄庭坚以“故人迩在登封居”开篇,表达了对王晦之的关心。接着通过“折腲从事意何如”,表现出对朋友生活状态的探询,显示了他对友人的牵挂。
“月明曾听吹笙否”,不仅是询问,也是对往昔共度欢乐时光的怀念。在这句中,月光和音乐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栖苴世上风波恶,情知不似田园乐”,则转入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黄庭坚通过对比,突显出都市生活的纷扰与田园生活的宁静之美。
最后两句“未知嵩阳禅老之一言,何似黄石仙翁之三略”,不仅表达了对高人智慧的渴望,也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黄庭坚对友人的关心、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以对友人的关心为主线,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内心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折腲”是什么?
“月明曾听吹笙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风波恶”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