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0: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0:41:49
相和歌辞·婕妤怨
作者:刘方平 〔唐代〕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愁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裛红兰死,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女与君王分别的情景。夜晚的殿堂告别了君王,深宫之中月光如霜般清冷。长信宫中的人愁苦不已,萤火虫在昭阳殿外飞舞。露珠打湿了红兰,秋天使得碧树凋零。只有那把合欢扇应当收起,今后不再使用。
作者介绍:刘方平,唐代诗人,以写宫怨诗闻名,作品多描写宫廷生活和女性情感。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朝,正值宫廷生活繁华,但内部却充满了争斗与孤独,反映出女子在权力中心的无奈与哀愁。
《相和歌辞·婕妤怨》是刘方平的一首经典作品,深刻地表现了宫女独自面对离别的愁苦。诗歌的开头两句“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通过“夕殿”与“月似霜”的对比,勾勒出一幅冷清的夜景,营造出凄凉的气氛。接下来的“人愁在长信”引入了主角的情感,表现出深宫女子对离别的痛苦与忧伤。
诗中“萤出向昭阳”则使用了自然意象,萤火虫的飞舞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也象征了思念与孤独。接下来的“露裛红兰死,秋凋碧树伤”更是通过对植物的描绘,反映出女子心灵的凋零与伤感,秋天的意象加重了忧伤的气氛,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
最后一句“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合欢扇象征着团聚与欢乐,但在此时却只能收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宫女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宫女的孤独与离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无奈,反映出女性在权力中心的压抑与苦闷。
诗词测试:
诗中“夕殿别君王”中的“夕殿”指的是:
“萤出向昭阳”中的“昭阳”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合欢扇”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相和歌辞·婕妤怨》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