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4:04
作者: 曾觌 〔宋代〕
楚天千里无云,露华洗出秋容净。
银蟾台榭,玉壶天地,参差桂影。
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
听韶华半夜,江梅三弄,风袅袅良宵永。
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
吹箫仙子,骖鸾归路,一襟清兴。
鳷鹊楼高,建章门迥,星河耿耿。
看沧江潮上,丹枫叶落,浸关山冷。
楚地的天空广阔无云,露水清洗得使秋天的容颜格外干净。
银白的月亮照耀着台榭,天地如同玉壶,斑驳的桂树影子摇曳。
鸳鸯瓦上寒意浮现,画檐的光芒射出,碧绿的梧桐映衬着金色的井水。
在半夜的韶华中,听到江梅的三声清唱,风轻轻地摇曳,良宵似乎永恒。
携手在西园宴席上,醉酒后在瑶台初醒。
吹箫的仙子,乘着鸾鸟归路,怀着一腔的清兴。
鳷鹊楼高耸,建章门遥远,星河在夜空中闪烁。
看着沧江潮起潮落,丹枫叶在空中飘落,关山的冷意浸透了心田。
作者介绍: 曾觌,字子仁,号天池,北宋诗人。曾在朝廷任职,以其诗词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的秋天,秋天常常被视为感伤与思念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水龙吟·楚天千里无云》以其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开篇描绘了楚天的无云景象,展现了秋天的清丽和宁静。诗人用“露华洗出秋容净”一句,将清晨露水的晶莹剔透与秋天的宁静相结合,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词中细腻描写了月光、桂影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赞美。
而后,诗人通过“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美好,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一刻的温馨与恬静。最后部分,诗人转向更广阔的视野,看沧江潮起潮落,丹枫叶落,关山冷意,既是对大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更在其中寄托了对人生短暂、情感深厚的感慨,展现了宋代词人的艺术风范与哲思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诗人在描绘秋天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