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4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47:18
山鸡舞石镜
作者: 崔护 〔唐代〕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物象纤无隐,禽情只自迷。
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
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
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
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诗的意思是:庐峰旁的石镜在阳光下闪烁,大家都说那山鸡在翩翩起舞。事物的形态纤细而清晰,鸟儿的情感却迷失在其中。烟雾散去,眼前的景色让我心中愉悦,五彩斑斓的翎羽齐刷刷地展现出来。那只黑色的鸟儿翩翩起舞,仿佛凤凰要在这里栖息。何必说这些鸟儿的本领,毕竟它们在地面上也能得到天上的福气。应该嘲笑那些只懂得高飞的鸟儿,整天只喝着败醯(指酸败的醋)。
作者介绍:崔护,字景纯,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27年,卒于公元856年。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与鸟兽。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常游于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的美妙与鸟类的灵动,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山鸡舞石镜》是一首生动描绘自然与鸟类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庐峰和石镜的描写,引出山鸡在自然中嬉戏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前两句以“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开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中。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鸟类的情感,表现出一种自我沉醉于自然之美的状态。
整首诗的情感流露自然,既有对山鸡舞动的欣赏,又渗透着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不在于外表的光鲜,而是在于本质的充实与真实。诗人以自嘲的方式,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哲思,强调内在的真实与充实比外在的光鲜更为重要。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山鸡”在何处舞动?
填空题:诗中“何言资羽族”,意指不必说___的鸟类。
判断题:诗中“应笑翰音者”表达了对追求高飞鸟类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