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2:05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作者:崔护 〔唐代〕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在上巳节的余韵中,春光明媚,远处的草坪上聚集着游人。
彩舟轻轻浮荡,绣帘下美人娉婷而立。
树林青葱环绕,笙歌声飘入无边的空中。
湖水如翡翠般迷人,草色醉人得让蜻蜓飞舞。
鸟儿在桐花下嬉戏,鱼儿在谷雨时翻腾。
从今往后,盛会留存,谁来再看兰亭的美景?
崔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典雅。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受到后世的喜爱。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创作于春季的游玩活动中,诗人陪同友人游览长沙东湖,描写了春日的美丽景色与游玩中的乐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以春日游玩为主题,描绘了长沙东湖的美丽景色和文人的愉悦心情。诗的开头通过“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两句,展示了一幅春日游玩的和谐画面,生动地描绘了游人聚集、春光明媚的场景。接下来的“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则借助船只的轻盈和女子的优雅形象,增添了画面的流动感与生动感。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将湖光、草色、鸟鸣、鱼跃等元素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尤其是“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两句,生动传达了春水的清澈和草色的迷人,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场景之中。
最后两句“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则引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表达了对未来聚会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时光的流逝和人情的变迁,使得整首诗在欢快之余又增添了一丝淡淡的伤感。
全诗通过描绘春日游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珍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感伤。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中“湖光迷翡翠”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