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06:56
梅里风烟近古初,依稀还认让皇墟。
遥从断发文身后,想见耕田凿井余。
天下让三宣圣笔,世家第一史迁书。
祗今风教东南盛,比户弦歌至德居。
梅里一带的风烟缭绕,似乎回到了古老的初期,依稀还能认出当年让人敬仰的皇帝的遗址。
遥想起那些断发文身的人们,似乎看见他们在耕田和凿井,依然在辛勤劳作。
在这天下,三位宣扬圣道的笔者(指三位历史学家),而世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
如今东南一带的风俗教化盛行,门前传来的是弦歌之声,德行高尚的人们居住于此。
作者介绍:黄世则,清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及对地方风土人情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常用典故,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出于对梅里地区的追忆和对古代文化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敬仰。
《梅里泰伯庙》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历史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当下社会风俗的思考。首句“梅里风烟近古初”,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诗人通过“依稀还认”的表达,展示出对古代遗址的怀念与敬仰。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断发文身”的描写,勾勒出古人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体现出一种对传统生活的尊重。
“天下让三宣圣笔,世家第一史迁书”则将诗的视野拓展到历史的层面,赞美了古代历史学家的成就,表明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最后两句则将目光转向当下,描绘了东南一带的风俗盛行,诗人通过“弦歌至德居”的描写,表现了对德行的推崇和对社会风气的赞美。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敬仰,对传统的珍视,以及对当下社会的美好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历史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今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及对当下社会美好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让皇墟”指的是:
a) 古代的皇帝陵墓
b) 现代的城市
c) 一处山川
“天下让三宣圣笔”中的“三宣”是指:
a) 三位历史学者
b) 三种文化
c) 三个民族
诗中描绘的“弦歌”代表了:
a) 战争
b) 和谐的社会风气
c) 经济发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