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6:50
浊世日多闻,死趣闻者稀。
观槿死里来,说死殊新奇。
破地富贵花,揭天战门旗。
死博有胜负,死党多是非。
是非从云云,保些蛾眉姬。
所见甚明白,所处堪盘嬉。
理失忽难久,志得终空归。
鬼手不妄取,还君老与衰。
君手即鬼手,来往无一持。
因之识至道,仰叹天公慈。
天公终非慈,不死夸夺儿。
死之更使癌,世难当稍夷。
在这个浑浊的世界里,听闻死亡的事情越来越多,然而真正领悟到死亡趣味的人却很少。我在槿花的死亡中看到了新的体验,死亡的趣味格外新奇。那破土而出的富贵花,仿佛在高高的天上竖起了战门的旗帜。死亡的博弈有胜负,而身边的死党却多是是非。是非如同浮云飘散,能够保全的寥寥无几。所见到的事情非常明确,所处的环境也可以玩耍嬉戏。道理一旦失去就难以持久,志向得到了也只会归于空虚。鬼手不会无缘无故地收取,终究还是会将老去与衰败还给你。你的手实际上就是鬼的手,来往之间没有什么可以持有的。因此我识得了至道,仰天叹息上天的慈悲。然而上天又终究不是慈悲的,不死亡的夸耀反而会夺去儿子。死亡使得癌症的肆虐,世间也难以稍微平息。
作者介绍:王允皙,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语言生动,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亲历朋友病重、死亡之际,表达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反映了社会对死亡的冷漠与无奈。
王允皙的《观槿危病数月,中间死且两日矣,述之甚趣,为作此诗》是一首深刻探讨生死哲学的诗作。诗中以“浊世”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观色彩的环境,表达了对世事的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观槿”的意象,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展现了对死亡的独特感悟。
诗中“破地富贵花”不仅描绘了生命的美丽,更暗含了其在逆境中绽放的坚韧。此处的“战门旗”则暗示了生命与死亡之间的斗争,象征着生死之战的残酷与不易。后文中“死博有胜负,死党多是非”,则揭示了人际关系在生死面前的复杂与困扰,反映了死亡带来的种种纷争与是非。
整首诗在哲理的探讨中,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既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人最终得出“识至道”,仰叹天公的慈悲,但随即对上天的非慈感到失望,说明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生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鬼手”作为拟人化的意象,增添了死亡的神秘感和威胁感。
主题思想:整体上而言,诗歌探讨了生死的哲学,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死亡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浊世”是指什么?
“鬼手”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死亡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