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21
七月十五夜,同听水、叔毅螺江泛月,叠前韵一首并柬君常
作者: 王允皙
看竹入村莫入城,
爱莲赏花莫赏茎。
过时失地始则悔,
来补秋事寻幽盟。
主人三两联臂出,
岸侧已有扁舟横。
水禽夜静汝好睡,
安用云际鸣相惊。
同居忧患那忍触,
嗟我去岁未死兵。
今夜月明心上阔,
顿觉冥涨生沧瀛。
濛濛百步回望里,
君家烟树虚且清。
桄榔无花有高影,
下覆楼火摇微赪。
雨余江气乍清肃,
早晚岩桂飘金英。
沾衣霜露不足惜,
但恐河汉垂垂倾。
坐怜鳌峰灯影底,
张侯北涕哦诗情。
吾曹用意取疏散,
文字驱迫如官程。
方山浸江转深黑,
回棹谁掠菰蒲声。
在村子里看竹子,不要进城;
喜欢莲花,要欣赏花瓣,不要看茎。
错过了时机,失去了领地,开始后悔;
来弥补秋天的事务,寻求幽静的誓言。
主人三两人相聚,走出来;
岸边已经有小船停着。
水禽在安静的夜晚,你可以安然入睡,
何必因云间的鸣叫而惊扰?
共同生活在忧患中,怎能忍心触碰?
唉,我去年的战争还未结束。
今夜月亮明亮,心情宽广,
顿时觉得心潮澎湃,生出无尽的感慨。
朦朦胧胧回望百步之内,
你的家烟树虚无而清新。
桄榔树没有花,却有高高的影子,
楼下的火光摇曳着微微的红色。
雨后江面气息渐渐清新,
早晚岩上的桂花飘散金色的英香。
沾湿衣服的霜露不算什么,
只怕银河慢慢倾斜。
坐在鳌峰灯影下,
张侯在北方流泪,吟咏着诗情。
我们用意图来疏散,
文字的逼迫如同官程。
方山浸没在江水中变得深黑,
回棹时谁能掠过菰蒲的声音?
作者介绍:王允皙,字子昇,号静斋,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七月十五的夜晚,正值仲夏,诗人借助月光和江水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暗含对过去战乱的怀念与忧虑。
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看竹入村莫入城”开篇,表现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而非喧嚣的城市生活。接着,诗人通过对莲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独特理解,强调应关注事物的本质。
诗中“今夜月明心上阔,顿觉冥涨生沧瀛”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澎湃。在夜色下,月光洒下,诗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情感升腾而起。这种情感不仅来自于对美景的感悟,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后部分对夜晚景象的描绘,细致入微,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诗中“桄榔无花有高影”通过对静谧夜色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承载着诗人对生活、友情、战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允皙的诗歌风格和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抒发了对友谊和往事的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看竹入村莫入城”,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诗中的“今夜月明心上阔”有何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