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53
《南楼令(有怀西湖,且叹客游之漂泊)》
作者: 张炎 〔宋代〕
湖上景消磨。飘零有梦过。
问堤边春事如何。可是而今张绪老,
见说道柳无多。客里醉时歌。
寻思安乐窝。买扁舟重缉渔蓑。
欲趁桃花流水去,又却怕有风波。
湖上的景色在消磨,飘零的梦已过去。
我在堤边询问春天的景致如何,
可如今已经年老,听说柳树已不多。
在异乡醉酒时常常歌唱,
思索着寻找一个安乐的窝。
打算买一只扁舟,重新打理渔蓑,
想趁着桃花流水去游玩,却又害怕遭遇风波。
作者介绍:张炎,字宗之,号云溪,宋代著名词人,因其词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悟和自然景色,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炎晚年,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怀念以及身为客游者的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土的眷恋。
《南楼令》是张炎对西湖的怀念之作,诗中流露出诗人游子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湖上景消磨”,点出时间的流逝,湖畔的景色似乎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淡去。这种失落感贯穿全诗,诗人借问春事来引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张绪老”则直白地表露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
诗中“客里醉时歌”,展示了在异乡的游子虽有一时的欢愉,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依然无法掩盖。接着,诗人思索着“安乐窝”,渴望找到一个心灵的归宿;而“买扁舟重缉渔蓑”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结尾“欲趁桃花流水去,又却怕有风波”,呈现了诗人的矛盾心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风险的顾虑交织。整首诗以西湖为背景,深刻反映了在游子心中美好与惆怅的双重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开,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安乐窝”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欲趁__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