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1: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18:12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
谁言去妇薄。
去妇情更重。
千里不唾井。
况乃昔所奉。
远望未为遥。
踟蹰不得共。
这是谁说离开了妻子就会变得淡薄呢?
其实离开妻子,情感反而更加深重。
即使千里之外,也不会向井中吐唾。
更何况是曾经我所亲近的她。
远远望去并不算遥远,
我徘徊不前,无法与她相见。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古代士人对感情的重视以及对离别的思考。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曹魏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广泛赞誉,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辞藻华丽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给刘勋的妻子,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情感的深刻思考。曹植生于动荡的时代,身处家族权力斗争中,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交织,使得他在创作中常常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离别的描写,揭示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爱人的思念。开头两句“谁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明确表达了对离别的反思,质疑了外界对离开的看法。诗人认为,离别并不会使感情淡薄,反而使情感愈加深重。这种情感的力量在后续的句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一句,诗人以“千里”来比喻距离,强调即使相隔千里,心中的情感也不会因此减弱,尤其是对于曾经深深爱着的人,更是难以忘怀。最后两句“远望未为遥,踟蹰不得共”,通过对远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相见的渴望与无奈,心中对爱人的牵挂愈加浓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哀愁与思念之情。曹植通过对离别的思考,展现了古代士人对情感的执着与深刻理解,赋予了这首诗以永恒的生命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深切思考与情感的真实流露,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与执着,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情感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通过对“去妇”的描写,表现了古代对婚姻和爱情的重视,体现了士人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谁言去妇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的“千里”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这些作品在情感表达上与曹植的《代刘勋妻王长杂诗》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各具风格,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爱情与离别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