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己亥杂诗 其二四二

《己亥杂诗 其二四二》

时间: 2025-05-03 22:38:15

诗句

谁肯甘心薄倖名,南舣北驾怨三生。

劳人只有空王谅,那向如花辨得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8:15

原文展示:

谁肯甘心薄倖名,南舣北驾怨三生。
劳人只有空王谅,那向如花辨得明?

白话文翻译:

谁愿意心甘情愿地承受薄情的名声呢?在南方的船舶和北方的马车中,我怨恨这三生的缘分。辛劳的人只有空虚的王谅(指空耗时间),又怎么能像花儿那样分辨得清楚呢?

注释:

  • 薄倖名:薄情的名声,指受到不公正的评价。
  • 南舣北驾:南方的船停靠和北方的马车行驶,象征着人生的旅途。
  • 怨三生:对三生三世的怨恨,表现对命运的无奈。
  • 劳人:辛苦劳作的人。
  • 空王谅:意指空虚的时间和无用的等待。
  • 如花辨得明:像花一样清晰地分辨,隐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典故解析:

“怨三生”可以理解为对前世今生命运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三生三世的概念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缘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培之,号秋爽,清代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思想深邃、情感真挚著称,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创作背景:本诗是龚自珍在晚清时期创作的,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谁肯甘心薄倖名”开篇,直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名声与情感的反思。诗中通过南舣北驾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复杂和变化无常。诗人感慨自己辛苦劳作,却只能得到空虚的理解,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空王谅”更是道出一种无奈与彷徨,暗示着对世俗认同的渴望与失落。最后一句“那向如花辨得明”则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揭示出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与苦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出个体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肯甘心薄倖名:质问谁愿意心甘情愿地接受薄情的名声,反映对名声的不满。
  2. 南舣北驾怨三生:描述南北之间的奔波与无奈,怨恨命运的捉弄。
  3. 劳人只有空王谅:辛苦的劳作却无所收获,感到空虚和失落。
  4. 那向如花辨得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感叹现实的复杂与难以分辨。

修辞手法

  • 对偶:诗中南舣北驾形成对偶,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将人比作花,突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反映了诗人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倖名:象征社会对个体的不公评价。
  • 南舣北驾:象征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选择。
  • 如花:象征美好与理想,反映出对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舣北驾”指的是什么?

    • A. 船和车
    • B. 南北方的地理
    • C. 情感的分离
    • D. 生活的奔波
  2. “谁肯甘心薄倖名”中“薄倖”指的是什么?

    • A. 亲情
    • B. 薄情的名声
    • C. 财富
    • D. 荣誉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龚自珍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命运不公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多体现出豪情与对酒的渴望,而龚自珍则更加沉重和内省,反映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集》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凉峰 题金沙驿 题化度寺竹间亭 题凤凰寺 题翠峰寺西轩 题崇安驿 宿齐云寺 宿鹫峰庵题壁兼呈林孚卿诸友 送余子美归淮上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蝝蚳 饕虐 德茂 建之底的字 旡字旁的字 婴缠 马字旁的字 白屋寒门 惇信明义 孤峰突起 耂字旁的字 蓬蒿满径 东拦西阻 十日并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