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05
送张景宣下第东归(归扬州觐省) —— 朱庆馀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
高情怜道在,公论觉才遗。
春雨连淮暗,私船过马迟。
离心可惆怅,为有入城期。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春花盛开的时节,送别张景宣回东边的故乡,心中感慨万千。他在落第后闲吟诗歌,虽然名落孙山,但他对友情和道义的珍惜依然高尚。春雨绵绵,淮水暗淡,私船行驶缓慢。虽然心中感到惆怅,但仍因即将入城而略感安慰。
这首诗中提到的“高情怜道在”,传达了作者对道义的珍视,反映了唐代文人重情重义的精神。张景宣下第东归,象征着科举制度下的士人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才华的重视与对名利的追求。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擅长五言、七言诗,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许多士人为了追求名利而奔波于仕途。朱庆馀以诗送别友人,表达对其落第的惋惜及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春花、春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诗人用“闲吟落第诗”自嘲落第之苦,却又不失高洁情怀,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思。在春雨的映衬下,江河的暗淡更显得愁苦,私船的慢行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辛与缓慢。诗的最后一句“为有入城期”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心中惆怅,但仍有生活的希望和前进的动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惋惜和对人生的思考。尽管名落孙山,但诗人依然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唐代文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高情”指的是什么?
“春雨连淮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对张景宣的感情是?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朱庆馀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是通过壮丽的景色展现历史沧桑,二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人多样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