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二叠

《二叠》

时间: 2025-05-02 14:20:39

诗句

暮年鼻塞等薰莸,高摘浓薰两罢休。

奴折长枝汲薪水,老夫不复置香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0:39

原文展示:

二叠
刘克庄

暮年鼻塞等薰莸,高摘浓薰两罢休。
奴折长枝汲薪水,老夫不复置香篝。

白话文翻译:

在暮年时,我的鼻子因薰莸的气味而感到不适,索性不再高高摘取香草。
仆人折下长枝去汲水,我这个老头子也不再点燃香篝了。

注释:

  • 薰莸:指的是一种芳香植物,薰草,古人常用其作香料;而莸则是指一种气味较重的植物,通常用来比喻不好的气味。
  • 浓薰:指浓烈的香气。
  • 香篝:香篝是用香料点燃的篝火,古人用其来熏香、驱散异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千里舟,晚号醒狮。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山水自然与人情世事,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香气、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中穿插了他对生活琐事的观察,展示了他对香气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二叠》是一首清新而又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岁月的思考。首句中“暮年鼻塞等薰莸”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琐事的真实感受,鼻塞不仅是生理上的不适,更是对事物的厌倦。通过“薰莸”这一对比,诗人表现出对香气的挑剔与厌恶,暗示着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已逐渐淡化。接下来的“高摘浓薰两罢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诗人不再追求高雅的香味,而是选择放弃,显示出其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后半部分的“奴折长枝汲薪水”则引入了仆人的形象,展现了生活的平凡与简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仆人劳动的观察与理解。而“老夫不复置香篝”则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总结,诗人不再需要香篝的陪伴,表示他对物质享受的放弃,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这种淡泊与超然的态度,正是刘克庄诗歌风格的一部分,表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暮年鼻塞等薰莸:在晚年时,因薰莸的气味而感到鼻子不适,表露出对环境的不满。
  • 高摘浓薰两罢休:不再去高处采摘浓烈的香草,象征着对美好的追求已然消退。
  • 奴折长枝汲薪水:仆人去折长枝以汲水,描绘了生活的平常与劳作。
  • 老夫不复置香篝:老者已不再点燃香篝,表明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薰莸”和“浓薰”的对比,表现了生活中美好与厌倦的矛盾。
  • 象征:香篝象征着物质享受与内心的追求,诗人选择放弃,体现了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生活的淡泊和对物质追求的放弃,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老年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薰莸: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不满。
  • 香篝:象征着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薰莸”主要指什么? A. 美好的香气
    B. 不好的气味
    C. 药材

  2. “老夫不复置香篝”中的“香篝”象征了什么? A. 物质享受
    B. 宁静生活
    C. 生活的繁忙

  3. 刘克庄的诗风特点是? A. 浪漫主义
    B. 清新脱俗
    C. 现实主义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登高》by 杜甫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二叠》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杜甫则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刘克庄研究》
  3. 《宋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蜀帅赵侍郎二首 水龙吟·归来袖手江湖 枕上偶成 洪云岩有和谢之 其一 大酺(和陈次贾赠行韵) 水龙吟(和幕府贺策应) 宜兴山房十首 右司周昞仲亦用韵并和以谢之 蜘蛛和韵 题林路钤诗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头 閠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不声不气 公股 辛字旁的字 目成眉语 恍如梦寐 包含凌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丛糅 包含卖的成语 凝旷 话中带刺 包含摈的词语有哪些 经久不衰 隹字旁的字 问羊知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