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4:03
木落山凋水见涯,感时短发半苍华。
人陪醒大将军宴,谁管陶潜处士家。
砧动寒衣贫未剪,杯空邻酒贵难赊。
病身索漠如黄蝶,绕匝篱边未有花。
秋天的树叶纷纷落下,山上的景色显得萧条,水边的尽头若隐若现。我感慨时光流逝,头发已经有了一半的白发。人们陪同大将军饮酒作乐,谁还关心陶潜那位隐士的生活呢?砧板上敲打着寒衣,我的衣服还没剪裁好,邻居的酒杯已经空了,酒价又贵,真是难以赊借。我的身体病弱得像那黄蝶,飞舞在篱笆边,却没有一朵花可以停留。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达对社会的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九日次方寺丞韵》作于秋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对个人生活的思考。开头的“木落山凋水见涯”便为全诗定下了萧瑟的基调,树木的凋零与山水的荒凉,形成了一幅秋天的悲凉画面。接下来的“感时短发半苍华”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白发的出现不仅仅是年龄的标志,更是岁月无情的体现。
诗中提到大将军宴席的热闹与陶潜隐士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世俗与隐逸之间的矛盾。人们在追逐名利的同时,忽略了内心真正的追求与宁静。接下来“砧动寒衣贫未剪”,诗人表现出生活的窘迫,秋天即将来临,却连衣服都来不及准备,显示出对生活的无奈与辛苦。
最后两句“病身索漠如黄蝶,绕匝篱边未有花”,将个人的病弱与秋天的凋零结合起来,深刻地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个人生活的对比,探索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冷漠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时光流逝与生活困境
C. 自然景观
D. 爱情
诗中提到的陶潜代表了什么?
A. 追求名利
B. 生活的繁华
C. 隐士的淡泊名利
D. 自然的美好
“病身索漠如黄蝶”中的“黄蝶”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脆弱
C. 美好生活
D. 生命的希望